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半导体行业先进封装技术竞争加剧。台积电推出CoPoS技术,计划2028-2029年量产,并为苹果A20系列准备WMCM封装工艺。英特尔升级EMIB-T技术,优化电源传输与数据通信,同时研发散热创新技术应对高性能芯片需求。联电加码W2W 3D IC封装,夺得高通HPC产品大单。三星推出SAINT技术体系,建设HBM封装工厂和日本APL实验室。AI与HBM内存需求推动封装技术向3D堆叠发展,各大厂商积极布局以满足AI市场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的需求。
原文链接
先进封装不再是配角。业内专家指出,先进封装正成为硅时代技术竞争的新高地。
近期,FOPLP(面板级扇出型封装)备受瞩目。马斯克旗下的SpaceX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最大尺寸700mm×700mm的FOPLP产线,日月光也在高雄投资2亿美元布局FOPLP。
CoWoS作为台积电的明星技术,因AI热...
原文链接
6月4日,美国半导体晶圆代工公司格芯宣布计划投资160亿美元,用于提升其位于纽约和佛蒙特州工厂的半导体制造与先进封装能力。此举旨在满足因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而激增的下一代半导体需求。这些半导体产品将专注于数据中心、通信设施以及人工智能设备,强调能效优化与高带宽性能。
原文链接
5月28日消息,日本化工巨头旭化成计划对部分客户断供感光型聚酰亚胺(PSPI),因其产能难以满足AI芯片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激增。PSPI是先进封装领域的关键材料,无全面替代品,而先进封装是AI芯片生产的必备技术。旭化成作为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其断供可能影响台积电、日月光投控等企业,进而冲击全球AI产业。英伟达等AI芯片制造商或将受此影响,而三星、英特尔也在加速布局该领域,加剧PSPI供需矛盾。不过,有消息称台积电可能获优先供货,影响相对较小,其他企业或面临更大挑战。
原文链接
标题:先进封装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
在“后摩尔时代”,芯片制程工艺逼近极限,封装技术成为推动AI、HPC、5G等领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先进封装技术通过高密度集成、高性能优化及成本优势,突破传统封装限制,尤其在国产AI芯片需求激增下,对CoWoS等技术的需求迅速增长。
先进封装并非传统封装的延续...
原文链接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变革,中国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达1037.3 EFLOPS,增长43%。传统“存储墙”问题限制算力提升,高带宽存储器(HBM)与先进封装技术成破局关键。HBM通过3D堆叠与硅通孔技术大幅提升带宽,台积电CoWoS等先进封装技术实现异构集成。HBM需求激增,2023年AI服务器出货量近120万台,同比增长38.4%。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企业竞相布局,三星计划扩建HBM4生产线,美光也在扩大HBM产能。先进封装技术提升芯片集成度,台积电CoWoS月产能2024年将突破4万片,但仍供不应求。这场技术竞赛不仅关乎算力提升,更涉及产业链主导权的争夺。
原文链接
近日,华为发布的Pura X折叠手机因其麒麟9020芯片采用全新一体式封装工艺引发关注。该芯片从传统夹心饼结构转向SoC与DRAM一体化封装,具体形式尚未明确,可能是CoWoS或InFO-PoP。此技术体现了国内封装能力的进步,芯片设计、封装及内存厂商间的协作已初见成效。苹果早在2016年就通过InFO-PoP技术将DRAM与SoC整合,显著提升了性能与空间利用率。尽管苹果计划自2026年起在iPhone 18系列中改用芯片与内存分离架构,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和散热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先进封装,而是寻求更适合的技术方案。先进封装正成为手机芯片发展的关键方向,安卓阵营及国内厂商也在加速布局相关技术。
原文链接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芯片封测是至关重要的后程环节。日月光、安靠、长电科技、力成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传统封测大厂长期占据市场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摩尔定律逼近极限,先进封装成为提升芯片性能的关键路径,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晶圆代工厂也强势进入这一领域,对传统封测大厂形成冲击。
面对挑战,这些封测大厂...
原文链接
标题:美国押注先进封装,聚焦哪些关键技术?
正文:摩尔定律的微型化速度已不足以提升微电子技术性能。先进封装不仅是芯片制造的“最后一公里”,还对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及支持复杂系统集成(如AI、5G和高性能计算)至关重要。
美国认为,不投资先进封装,半导体投资将难以成功。通过首批资助机会通知(NOFO),...
原文链接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台积电已成功将CPO与先进封装技术整合,其与博通合作的CPO关键技术微环形光调节器(MRM)在3nm制程试产中取得成功。这表明CPO有望与HPC或ASIC等AI芯片整合。台积电计划将CPO模组与CoWoS或SoIC等先进封装技术结合,以提升信号传输速度。预计台积电将于明年开始送样程序,1.6T产品最快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2026年全面放量出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