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标题:人形机器人背后,智能不足“人工”补
过去一年,具身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机器人运动会等场景展示了机器人奔跑、跳舞的潜力。然而,这些看似自主的机器人背后,往往离不开人类的操控和干预。
自动驾驶是典型例子。通用汽车旗下Cruise曾披露,其无人出租车每行驶6至8公里就需要远程协助;类似地,Wa...
原文链接
8月18日,智谱发布AutoGLM 2.0,一款手机通用Agent。相比3月发布的早期版本,新版本通过云端部署安卓和Linux环境,实现AI独立操作,用户无需被“抢屏”干扰,可异步完成任务如点咖啡、运营小红书等。AI能跨应用协作,支持超过40款高频应用,并展示出高效任务处理能力,如知乎热榜回答问题、美团下单等。其采用“3A原则”与在线强化学习技术,任务成功率提升165%,单次任务成本降至约0.2美元。未来,AutoGLM或将赋能硬件生态,连接传感器与云端服务,推动人机协作从工具向生态转变,用户可通过指令让多个AI并行完成任务,极大提升效率,迈向AGI的初步阶段。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18日,AI公司正加速改变新闻行业。Perplexity以345亿美元提出收购谷歌Chrome,并推出“Discover”功能,用AI实时整合全网新闻。Particle则于2024年11月上线,通过AI重新组织零散报道为完整“故事”。两者分别以问答形式和事件为核心,重构信息逻辑,提供多视角、可溯源的新闻体验。AI作为“总编辑”,自动识别热点、生成解读,但仍需人工审核确保质量。未来,AI将承担基础性工作,而人类记者聚焦复杂调查与价值判断。行业面临合规抓取与分润机制等挑战,人机协作成为趋势。尽管AI创作速度飞快,但“人的光辉”仍被视为最珍贵的特质。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微软悄然将Edge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引入Copilot模式。用户可一键开启该模式,体验类似于独立AI浏览器Dia的极简界面和强大功能。Copilot支持多标签感知、语音交互及屏幕读取能力,还能通过Vision功能提供购物建议和内容总结,尽管图像与语音识别仍有改进空间。此外,Copilot Actions实现了人机协作任务处理,如预订机票,并允许用户随时干预操作。然而,Edge仍面临历史包袱问题,传统功能与AI创新间存在割裂感,部分功能入口分散且未完全兑现宣传效果。整体而言,这款AI浏览器展现了潜力,但尚需完善以覆盖所有用户需求。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31日,在Chinajoy CDEC高峰论坛上,世纪华通总裁谢斐指出,AI大模型虽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但其“平均化”特点易导致内容趋同,可能长期重塑人类思维。她强调,未来核心竞争力在于“敢想”“会想”,并提出两方面建议:重构人机协作范式,推动游戏内容“千人千面”;保持原创力,支持增量内容创造,激发人类智慧与善意。谢斐认为,高水平问题提出能力和跨界素养将成为稀缺资本。(记者 黄心怡)
原文链接
AI来了,打工人能快乐摸鱼吗?
写不完的总结、改不完的表单,既繁琐又没成就感,这样的工作让人疲惫不堪。如果AI能帮忙,你最想让它做什么?过去一年,AI已成为打工人身边的“新同事”,从写邮件到排日程,越来越多任务被它接手。研究表明,全球36%的职业中,员工已将AI用于至少四分之一的日常任务。然而,我们...
原文链接
标题:AI真的让我们更平庸了吗?
《纽约客》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出,AI的高效内容生成能力可能正在催生一场“平庸化的革命”,改变我们的写作方式,使语言表达和原创思维趋于同质化。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触及技术与人文交叉领域的核心议题:工具如何塑造人类的认知与创造力?
然而,在审视AI带来的挑战时...
原文链接
2025年春招季,大厂掀起一场AI人才争夺战。百度、腾讯、阿里等纷纷推出大规模校招计划,其中百度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腾讯新增28000个校招实习岗位,技术类占比高达六成。此轮招聘并非填补传统人力缺口,而是培养能操盘模型、训练系统的“新物种”,即与AI共生的协作者。中国教科院数据显示,人工智能领域存在500万人才缺口,大厂通过专项计划如百度“三大实习专项”和腾讯“青云计划”,抢夺具备潜力的年轻人才。硅谷同样以天价薪酬吸引顶尖AI工程师,全球竞争愈演愈烈。未来,稀缺资源不是职位名额,而是能够定义AI、调教AI的核心人才。
原文链接
标题:当AI讲解相对论比爱因斯坦还好使,还需要读书吗?
正文:假如让AI来讲解相对论,它能讲得比爱因斯坦本人还清楚,你信吗?这不是胡扯,而是软件工程师尼特什的真实经历。他对物理几乎一无所知,却用ChatGPT“从零学懂狭义相对论”。他没有看书,而是像聊天一样发出了超过100个语音提问,从“光速恒定为...
原文链接
2025年5月15-18日,五源在上海举办了为期72小时的AI生存挑战,7位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在屏蔽智能手机、浏览器等互联网工具的情况下,仅依靠AI工具和100元启动资金,尝试用AI解决生存问题并创造价值。挑战中,有人训练出AI朋友,有人生成影视作品,有人尝试搭建虚拟直播间。例如,大模型算法工程师Ming成功完成外卖下单,并训练出能长期陪伴的AI助手Ethan,但AI在人机验证、功能调用上的局限性也显现出来。独立开发者陈郅悦通过AI工具解决了生存问题,并开发了虚拟直播间产品,探讨了隐私与情绪表达的新空间。此外,传统导演利建磊借助AI生成影像,反思人类情感与AI创作的边界。这场挑战不仅是一次技术实践,更是对未来AI与人类关系的探索。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