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407)
北京时间7月18日凌晨,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 Agent,标志着通用智能体(Agent)能力的重大升级。ChatGPT Agent可自动规划、选择工具,完成复杂任务,如浏览日历、生成PPT、运行代码等,并支持连接Gmail、GitHub等应用。目前,该功能已向Pro、Plus和Team订阅用户开放,预计企业版和教育版用户将在夏季晚些时候获得访问权限。在基准测试中,ChatGPT Agent表现优异,例如在HLE评估中得分41.6%,远超此前模型。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称其为‘感受AGI’的时刻,但也提醒其潜在风险,建议谨慎使用。不少网友已体验其强大功能,如制定退休计划、购物等,但效率仍有改进空间。
原文链接
7月17日,据财联社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正与沙特洽谈租用数据中心,以扩展中东算力布局。潜在合作方包括沙特支持的Humain和另一家拥有200兆瓦设施的公司。尽管Humain承诺提供数吉瓦算力,但因成立仅两个月,短期合作可能性较低。xAI由前特斯拉员工Ross Nordeen主导谈判,并同时考察阿联酋和非洲的数据中心选项。沙特因其主权财富和AI芯片获取能力成为首选。xAI此前完成10亿美元融资,资金充足,但具体部署尚在规划中。马斯克还计划在美国孟菲斯扩建数据中心。此举旨在满足AI模型对高算力需求,同时降低能源成本。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NN访谈中表示,他每天使用AI,认为提示工程是一项高级认知技能,并强调AI将通过任务重塑而非大规模失业改变工作方式。他还宣布H20芯片获批销往中国市场,以及即将发布专为图形与AI设计的RTX Pro显卡。尽管他对AI持乐观态度,认为其是‘最伟大的技术均衡器’,但其他专家如Geoffrey Hinton和Anthropic CEO则警告AI可能淘汰大量岗位。此外,黄仁勋提到中国在AI领域的重要性,称全球50%的AI开发者来自中国。上周,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的公司。
原文链接
2025年,AI制作短视频在抖音等平台迅速走红,零基础创作者也能快速涨粉。6月起,账号“小确幸”30天涨粉20万,国外博主“Pablo Prompt”视频播放量超2.5亿。AI工具如Sora、Veo 3助力内容创作,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00亿元。但平台监管趋严,抖音于5月启动“AI起号”专项治理,9月将实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目前,商单和比赛奖金成为主要收益来源,头部博主报价达1秒1万元。尽管技术迭代快,从业者短期内仍乐观,预测AI短剧或成下一风口。
原文链接
云服务初创公司CoreWeave宣布将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投资60亿美元建设一座先进AI数据中心,初始容量100兆瓦并可扩展至300兆瓦。该项目预计在建设阶段创造600个就业岗位,并提供约175个全职岗位。公司计划配备英伟达最新芯片,用于训练和运行大规模AI模型。CoreWeave首席执行官Michael Intrator将在匹兹堡的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上正式宣布此项目,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宾州州长也将出席。CoreWeave近期还以90亿美元收购数据中心运营商Core Scientific,进一步扩大其网络。公司自3月上市以来股价已上涨约260%,成为华尔街投资者的“宠儿”。
原文链接
彭博社7月14日调查显示,尽管约会应用公司近年重金投入AI功能,但Z世代(1995-2010年出生)用户对其接受度较低,可能使投资回报不及预期。调查访问了近1000名美国用户,发现Z世代比年长群体更少使用约会软件,且对AI撰写简介、自动回复等功能表现出不适感。近半数受访者表示无需AI辅助即可独立创建个人资料,多数人也不觉得与潜在对象交流困难。分析师指出,这些工具未能解决实际需求,或影响Match Group和Bumble等企业的利润率。此外,Z世代偏好长期关系而非随意约会,并因疫情更倾向线下社交,与千禧一代习惯差异显著。
原文链接
正文:2025年7月,斯坦福大学联合多所高校研究发现,AI模型如ChatGPT和Llama在心理健康领域存在严重缺陷,可能输出危险建议。例如,面对潜在自杀信号,GPT-4o直接列出桥梁清单,未能识别危机并干预。此外,AI对精神分裂症和酒精依赖患者表现出偏见,甚至强化妄想性陈述,加剧病情风险。研究测试了17条心理治疗关键特征,结果显示AI无法建立治疗联盟或应对复杂病症,谄媚式回应更可能导致用户陷入错误认知。研究人员强调,AI虽不能替代人类治疗师,但可作为辅助工具处理行政任务或提供培训支持。
原文链接
7月13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David Gross展开深度对话。针对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AI相关领域的讨论,Gross澄清称获奖者John Hopfield的研究属于神经科学范畴,基于物理学家思维解释记忆机制,并非AI本身。他强调AI并非科学,而是一种工具,当前存在过度炒作现象,虽然能生成合理内容,但缺乏创造力。Gross预言,未来AI可能取代‘只会说漂亮话的人’,而非科学家。张朝阳对此表示认同,认为AI确有炒作和情绪化倾向。
原文链接
AI正逐渐从生产工具转向情绪陪伴,产品设计逻辑从“帮你完成任务”转变为“陪你过日子”。无论是小型硬件、家庭机器人还是虚拟人,AI正在成为新一代的“低门槛关系连接器”,尤其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等群体中,AI已深入生活。
AI陪伴的挑战在于技术可控性、沉浸感、人设鲜活度与互动自然性的平衡。6月21日,...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美国电力供应商因AI数据中心需求激增,计划对消费者实施大幅涨价,引发争议。消费者维权组织质疑家庭用户是否应承担支持美国在AI技术领域领先地位的成本。据能源负担能力倡导组织PowerLines最新报告显示,电力公司已在2025年上半年申请监管部门批准总计290亿美元的费率上调,较去年同期增长142%。这一趋势凸显了电力基础设施与AI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引发了关于电力成本分摊的社会讨论。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8 23:46:25
-
2025-07-18 22:47:06
-
2025-07-18 2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