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24日消息,据《商业内幕》报道,EA公司大力推动近1.5万名员工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涵盖写代码、绘图、撰写敏感沟通脚本等。内部文件显示,员工被要求参加AI培训、每天使用AI工具,但匿名员工反映,自研AI工具如ReefGPT常输出错误内容,需人工修正,甚至让工作更繁琐。创意团队还担心自己的作品被用于训练AI,可能威胁岗位安全。9月,一张调侃高层的表情包在Slack流传,讽刺高管盲目追求AI却无明确目标。调查显示,87%的企业高管每天使用AI,而普通员工仅27%,且40%的员工认为AI让工作更沉重。今年春天,EA裁掉约100名员工,其中包括一名高级质保设计师,其核心任务已被AI取代。
原文链接
标题:AI,从未解放“牛马”
正文:
最近在客户公司驻场时发现,经理层很少使用AI,也不懂如何使用,而执行层如文案、设计、剪辑等“牛马们”却用得最多。谷歌报告显示,90%的软件工程师已在工作中使用AI,OpenAI数据也表明,40%的工作对话与写作辅助相关。然而,AI虽渗透进执行层工作,但“牛马...
原文链接
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显示,AI正使美国职场新人更难找到软件开发、客户服务等岗位。22至25岁年轻员工在易受AI影响的岗位(如会计、开发人员和行政助理)中,就业率下降13%-16%,而经验丰富员工的就业情况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研究指出,AI对劳动力的影响复杂,尽管常伴随岗位消失担忧,但数据支持有限。例如,翻译等看似易受AI影响的岗位近年来就业机会反而增加。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生成式AI的应用加剧了这一趋势,但目前未降低薪资水平。研究强调,AI的影响更多取决于员工经验与技能,而非岗位类型。
原文链接
自Deepseek爆火后,AI一度被视为提效工具,但其普及却让打工人更忙。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显示,ChatGPT推出后,从业者每周工作时长增加0.063小时,休闲时间减少0.064小时,高AI暴露岗位周均工作延长3.15小时。广告行业中,AI生成内容虽高效,却导致创意质量下降,中层员工被迫替AI“收拾烂摊子”。北京一位算法负责人张欣欣通过AI提升效率,但也因此承担更多任务,自愿加班成为常态。广州电商老板唐承佳则投入30万组建AI团队,半年内将员工从80人缩减至20人,成本大幅降低,业务维持不变。然而,AI加速职场竞争,部分老员工因无法适应被淘汰,应届生成为新宠。
原文链接
自ChatGPT推出以来,生成式AI的普及让打工人工作量显著增加。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显示,AI暴露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位排名,从业者每周工作时长增加0.063小时,休闲时间减少0.064小时,高AI暴露者周均工作时长增加3.15小时。广告行业中,AI虽提升效率,却导致创意质量下降,中层员工被迫承担更多修正工作;医疗创业公司算法负责人张欣欣因善用AI成为“超级员工”,但任务清单不断拉长;广州电商老板唐承佳则通过投入30万组建AI团队,将员工从80人缩减至20人,成本大幅压缩,但对老员工淘汰明显。AI浪潮下,职场竞争加速,从业者面临效率与创造力的新挑战。
原文链接
标题:职场社交焦虑,能被虚拟世界治愈吗?
正文:
漫画《芬兰人的梦魇》中提到,“内向的芬兰人看自己的鞋子,外向的芬兰人看你的鞋子”,反映了现代社交窘境。职场流行的“搭子”文化揭示了人们对坦诚心迹可能带来人际风险的防御心态。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女主因直抒胸臆而遭受排挤,这让人反思:在职场中,...
原文链接
AI来了,打工人能快乐摸鱼吗?
写不完的总结、改不完的表单,既繁琐又没成就感,这样的工作让人疲惫不堪。如果AI能帮忙,你最想让它做什么?过去一年,AI已成为打工人身边的“新同事”,从写邮件到排日程,越来越多任务被它接手。研究表明,全球36%的职业中,员工已将AI用于至少四分之一的日常任务。然而,我们...
原文链接
最新盖洛普调查显示,超40%的美国员工在工作中使用AI,较两年前几乎翻倍。白领使用率达27%,为蓝领的三倍。蓝领工人中仅9%每周使用AI多次,低于2023年的10%。科技、专业服务及金融行业为AI使用率最高的领域。尽管92%的企业计划加大AI投入,但仅1%实现全面融合并获显著成效。此外,15%的员工担心被AI取代,22%的组织明确传达AI整合策略,而16%员工认可AI工具对工作的积极影响。该调查揭示了AI在美国职场快速普及的趋势及其潜在挑战。
原文链接
近日,AI正成为职场内卷的新推手。据《2025 Z世代 AI 使用报告》显示,超九成Z世代在工作学习中依赖AI,但AI并未降低职场门槛,反而加剧了竞争。AI虽能快速完成任务,但并未缩短工作时间,反而因效率提升,工作标准被抬高,员工需投入更多时间追求更高质量。研究显示,AI暴露度每上升一个百分位,员工每周工作时间平均增加0.063小时,休闲时间相应减少。此外,普通劳动者难以公平分享AI带来的效率红利,反而可能因AI提效而承担更多工作。AI悄然改变职场标准,未来价值或将更注重人的创造力与判断力。技术进步不应让人更累,而应让人活得更有尊严。
原文链接
6月5日,Google Labs推出了名为“Portraits”的实验项目,利用AI技术让用户与知名专家进行对话式互动。首期项目聚焦于畅销书《Radical Candor》作者Kim Scott,她以沟通和领导力领域的见解著称。该项目通过AI形象呈现Kim Scott的知识和声音,帮助用户解决职场难题或练习棘手对话。系统基于Gemini的强大能力,从Kim的真实内容中提取信息并以她的语气回应用户提问。‘Portraits’经过严格测试,并设有用户反馈机制以优化体验。目前,该服务仅在美国向18岁以上用户开放,感兴趣者可通过labs.google/portraits体验。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