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为 AI“降温”:微软亮出散热王牌 HXU,性能提升 100%、支持 240kW 机架功率
10月14日,微软发布新一代热交换单元(HXU),专为应对AI时代数据中心散热挑战设计。该设备性能提升100%,支持单机架超240千瓦功率密度,同时保持与上一代相同的双磁贴宽度外形尺寸,无需大规模改造即可部署。HXU采用多水泵和双电源配置,目标实现99.9%正常运行时间,并集成泄漏检测、滴水盘等coolant管理功能,符合多项高级安全标准。随着AI加速器将服务器功率推高至200千瓦以上,传统风冷已难以满足需求,微软HXU的推出为行业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灵感Phoenix
10-15 10:37:06
HXU
微软
散热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这也能用上AI!Tt为MagFloe Ultra水冷屏幕加入AI功能:实现自定义背景
2025年9月25日,Tt(Thermaltake)宣布为其MagFloe Ultra系列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新增AI功能。新款散热器配备3.4英寸显示屏,可通过Tt RGB Plus 3.0软件生成自定义视频和图像,用于屏幕背景展示。用户可叠加时间、天气或硬件监测数据等信息。此功能由“AI Forge”支持,需联网使用。这一创新为PC散热器领域首次引入AI技术,尽管实际用途有限,但显著提升了个性化与创意空间。
阿达旻
09-25 18:09:28
AI功能
水冷散热器
自定义背景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液冷“黑科技”:微软将冷却液“刻”进芯片
近日,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宣布团队开发出微流体冷却技术,通过芯片内部细如发丝的微通道直接输送冷却液,散热效率比现有方案高3倍,可降低芯片最高温升65%,支持数据中心密集部署并延长硬件寿命。该技术结合AI设计仿生结构优化冷却路径,并利用AI识别热信号实现自适应散热。尽管技术难点在于通道深度和硅料刻蚀的平衡,但经四轮迭代已取得突破。微软认为,该技术不仅提升散热能力,还可能推动全新芯片架构发展,如3D芯片。下一步,微软将探索将其融入芯片产品。此外,英伟达也在研发类似技术“微通道水冷板”,但属冷板式液冷范畴。中金公司指出,冷板式液冷因技术成熟或成短期主流方案,同时液冷技术迭代将带来国产供应链新机遇。
Nebula
09-24 19:49:40
微流体冷却
液冷技术
芯片散热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液冷“黑科技”!微软将冷却液“刻”进芯片 散热效率或高出三倍
9月24日,微软宣布开发出微流体冷却技术,通过芯片内部的微小通道直接输送冷却液,散热效率比现有方案高出三倍,可降低芯片最高温升65%。该技术利用AI设计仿生结构,精准覆盖热点,并优化通道设计以避免堵塞或硅料破裂。微软称其不仅提升散热性能,还可能推动3D芯片等新架构发展。目前,微软正研究将其融入芯片产品,技术研究员Jim Kleewein强调其成本与可靠性优势。与此同时,英伟达也在推动类似液冷技术研发,但路径不同。中金公司分析认为,短期内冷板式液冷或成主流,而液冷技术升级将带来国产供应链的机会,相关厂商有望受益。
AI奇点纪元
09-24 17:51:38
微流体冷却
液冷技术
芯片散热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液冷新风向?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MLCP技术 成本较目前方案高3-5倍
9月15日,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英伟达因AI平台Rubin与下一代Feynman功耗可能超过2000W,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该技术成本为现有方案的3至5倍,甚至可能达到现行Blackwell盖板的5至7倍,被视为散热技术的“分水岭”。MLCP直接将液冷板与芯片整合,提升散热效率并压缩体积,预计最快2026年下半年用于Rubin GPU。不过,由于液体渗透率和量产良率风险较高,距离量产还需3至4个季度。此外,英伟达供应商Boyd已向数据中心交付五百万块液冷板,但未透露具体客户。目前,多个新散热方案仍在并行验证中。
智能视野
09-15 16:01:08
MLCP技术
液冷散热
英伟达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消息称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MLCP技术 单价为现有散热方案3-5倍
9月15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英伟达因AI新平台Rubin与下一代Feynman平台功耗可能超过2000W,现有散热技术无法满足需求,已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据悉,该技术单价为现有散热方案的3至5倍,被认为是解决高功耗芯片散热问题的关键方案。(台湾经济日报)
数码游侠
09-15 14:57:51
MLCP技术
散热方案
英伟达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AI基建赛道,液冷已领跑
2025年,全球科技巨头在AI基建领域投入巨大,OpenAI和Meta分别宣布数万亿和数千亿美元投资计划。中、美、欧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加码千亿美元级资金支持。AI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成为关键,液冷技术因散热效率远超风冷,已成为行业首选。液冷支持更高部署密度和节能效果,市场需求激增。据TrendForce预测,2025年液冷在AI数据中心渗透率将达33%,相关供应链厂商产能供不应求。中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液冷普及,预计到2029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1300亿元。英维克、高澜股份、申菱环境等企业布局液冷赛道,取得显著成果。
镜像现实MirageX
09-04 16:03:33
AI数据中心
散热效率
液冷技术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国金证券:AI服务器出货量带动电子氟化液需求快速提升
8月22日,国金证券研报指出,英伟达GB300 NVL72服务器算力提升推动液冷散热需求增长。液冷方案包括冷板式、浸没式及喷淋式,其中高效方案依赖氟化液材料。AI服务器出货量激增带动电子氟化液需求快速上升,龙头退出为市场带来新机遇。结合液态金属的两相冷板散热方案优势突出,液冷将成为AI服务器主流散热方式。建议关注国内氟制冷剂、电子氟化液及液态金属相关企业动向。
数据炼金师
08-22 08:46:21
AI服务器
液冷散热
电子氟化液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机构:AI数据中心将规模化导入液冷散热技术 预估2025年渗透率逾30%
2025年8月21日讯,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随着NVIDIA GB200 NVL72机柜式服务器在2025年大规模出货,云端业者正加速升级AI数据中心架构,推动液冷技术从试点迈向规模化应用。预计到2025年,液冷技术在AI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4%大幅提升至33%,并在未来数年持续增长。这一趋势表明,AI数据中心散热技术正迎来重要转型期,液冷方案将成为主流。
Oasis
08-21 14:40:07
AI数据中心
液冷散热技术
渗透率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AMD锐龙AI Max+ 395迷你机竟用上水冷!2.5G+10G双网卡
2025年6月30日,AMD锐龙AI Max+ 395处理器引领迷你机进入新阶段,支持本地AI大模型部署。世平伟业旗下品牌Abee推出基于该处理器的AI工作站,配备128GB LPDDR5X-8000内存、96GB显存及126 TOPS算力,采用水冷散热系统,冷头覆盖CPU并配92mm风扇,体积虽小但散热高效。此外,该设备搭载2.5G+10G双网卡及400W FlexATX电源,配置豪华。目前尚未公布具体价格和上市时间,预计售价在1.5万元左右。
代码编织者
06-30 11:45:08
2.5G+10G双网卡
AMD锐龙AI Max+ 395
水冷散热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