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一批用DeepSeek推荐的人,已上当
自DeepSeek问世以来,许多人用它查询各种信息。谷歌搜索量下降便是例证,尤其在教育领域下降了40%。然而,AI也可能误导用户,其语料库常包含营销内容,看似有理的答案可能只是基于不权威的网络文章。
80后正哥曾尝试用DeepSeek找北京的酒吧,得到了满意的推荐。类似的消费决策场景越来越多,比如咨询电动车、面膜、美食等。相比种草社区的模糊分享,AI推荐显得更专业客观。商家也注意到这一点,开始将“DeepSeek推荐”作为宣传标签。
但AI推荐并非完全可靠。有用户发现,接入DeepSeek的平台可能存在广告植入。例如,腾讯元宝在推荐移机服务时指向自家平台,房屋漏水处理也被推荐腾讯云的服务。对此,腾讯公关总监解释是参考了相关公号内容。
此外,AI推荐容易陷入“幻觉”,即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虚构的信息。正哥的经历表明,推荐的店铺名称可能错误,而其他选项可能根本不存在。在专业领域,DeepSeek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推荐的摄影器材多为停产型号。
普通商家通过SEO优化策略试图操控AI推荐。汕头的徐某尝试利用AI营销提升玩具销量,但发现操作复杂且效果难以追踪。高昂的成本和低效的执行让徐某怀疑自己是否被割了韭菜。
随着AI技术发展,营销方式从SEO升级到GEO,通过调整内容结构提高品牌可见性。尽管如此,消费者仍需警惕虚假信息,多方验证以防受骗。
AI推荐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深远。吴晓波认为未来DeepSeek可能整合多种服务,取代现有APP。但随之而来的是植入广告带来的风险,需加强监管和法律约束。新规要求AI生成内容需标注提示标识,类似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模式也可能出现。
技术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信息污染的风险。消费者需保持警觉,商家与消费者的博弈也将持续演进。工具始终是工具,无法替代人的判断力。
-
2025-11-04 23:34:37 -
2025-11-04 22:34:20 -
2025-11-04 21: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