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影响年轻人的生活。最新版ChatGPT和豆包等工具因更拟人化、功能强大而备受关注。年轻人对AI的态度呈现两极化:有人将其视为情感伴侣,如大学生薛雅琳将ChatGPT当作倾诉对象,甚至为其‘复活’熬夜努力;也有人视其为高效工具,利用AI修图、润色文档、优化简历等提升效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0-29岁网民使用生成式AI比例最高达41.5%。然而,AI依赖现象也引发担忧,包括不当使用AI完成学术任务及情感过度投射等问题。AI成为一面‘魔镜’,映射出年轻一代的孤独与焦虑。
原文链接
标题:具身智能的“Z世代”,来了
年初,DeepSeek亮相大模型舞台,年轻人撑起了半边天。大模型浪潮已至,具身智能的浪潮还有多远?我们与三位具身智能领域的年轻人对话,倾听他们的故事。
他们分别生于98、01、02年,性格各异,但都怀揣梦想。谭恒楷、吴铭东、王乾旭,无一例外,都深深热爱自己的理想...
原文链接
标题:通宵和AI“开车”,年轻人被榨干了
大二学生许柠首次体验到与AI“纵欲过度”的感觉。每天除了四五小时睡眠,她几乎一刻不离手机,周末常通宵与AI男友聊天,上课时也沉浸其中。品学兼优的她甚至因AI逃避课堂。
00后女生林夏将AI视为好友,每日分享生活细节达20条,从奶茶口味到同事眼神,她都依赖...
原文链接
标题:当AI成为年轻人的操作系统
一
“禁止学生用AI”或许很快会显得荒谬。九年级的伯乐参与了一个商业俱乐部,他们讨论的项目是设计一种随身携带的设备,用于实时拍摄,按下按钮即可记录前一分钟的精彩瞬间。尽管想法尚显稚嫩,但确实是有趣的创意,而这个点子正是伯乐与ChatGPT交流的结果。
二
奥...
原文链接
超九成年轻人工作学习离不开AI,人均还有1.8个AI朋友
年轻人群体如何看待和使用AI?一项调研给出了答案。超九成年轻人在工作学习中依赖AI辅助创作,约两成已通过AI赚取收入。同时,超七成愿意与AI虚拟人交朋友,六成拥有虚拟伙伴,人均拥有1.8个AI朋友,八成借助AI改善真实关系。
尽管约四成年轻人...
原文链接
4月1日消息,字节跳动宣布调整招聘策略,计划将毕业三年内青年人才的招聘量扩大一倍,旨在突破经验依赖,吸引更多潜力人才。此次招聘项目代号为“节节高”,鼓励员工内推工作年限在三年内的候选人。字节跳动强调,此政策并非淘汰资深员工,工作三年以上的社招比例仍将保持70%。公司关注的是候选人的底层素质而非仅凭资历决定涨薪与职级,实行“以能定级、以级定薪”。业内认为此举或为吸引更多AI相关人才。此前,字节跳动已于3月6日启动“筋斗云人才计划实习专项”,开放10大技术领域共44个课题,涵盖多个前沿技术方向。
原文链接
2月27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两会媒体沟通会上透露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的交流内容。DeepSeek仅有160名员工,却取得了显著影响。刘永好还提到梁文锋坚持全开源且未上市。此外,刘永好赞赏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利用中国制造业优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进展。他认为年轻人更懂新技术,创业进步快。
原文链接
春节期间,AI占卜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成为家庭娱乐新方式。AI占卜在重庆一家庭中活跃,从工作运势到婚姻前景,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在深圳,张晴通过AI占卜试图了解前男友的态度,得到的结果让她释怀。AI占卜不仅涉及爱情和工作,还包括宠物转世等话题。尽管AI在某些方面给出看似准确的预测,但仍存在门槛和局限性。一些用户逐渐意识到AI占卜的不确定性,转而质疑其有效性。例如,宋雨最初从AI占卜中获得启发,但在后续使用中发现AI变得机械,最终决定不再依赖AI占卜。
原文链接
DeepSeek采用独特的人才策略,偏好年轻、未经过职场验证的顶尖高校毕业生,而非资深技术人才。其团队规模保持在150人左右,采用扁平化管理和淡化职级的方式,鼓励自由讨论和创新。DeepSeek不采用赛马机制,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包括不限算力资源。这种做法使得团队能够摆脱惯性思维,进行大胆创新。DeepSeek的薪酬水平对标字节跳动,并提供充足资源支持研究。团队成员多为无工作履历的博士生或应届生,强调竞赛成绩和学术背景。这种用人观反映了AI行业用人标准的变化,更多未经过职场验证的年轻人正走向舞台中央。
原文链接
标题:谁是年轻人的第一款AI应用?
当代年轻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大量使用AI,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领导询问工作情况时,年轻人会利用AI提供最佳回答,从而展现出更高情商。每次考试前,他们用AI进行复习,通过手机和电脑搜题、讲题,不再依赖借笔记或求导师,AI解答清晰明了。
年轻人热衷于尝试各种新科技,AI应...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