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5日,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模型最新版本(0905),上下文长度扩展至256K,显著提升复杂任务支持能力。新版本在真实编程任务中表现更优,尤其Agentic Coding能力和前端编程体验均有升级。同时推出高速版API,输出速度达60-100 Token/s,并新增多项功能:Token Enforcer确保格式正确、兼容Anthropic API、支持WebSearch Tool和全自动Context Caching。定价与0711版相同,用户可通过Kimi开放平台或Hugging Face、ModelScope部署模型。
原文链接
在最近的一项基准测试中,7个AI模型进行了210场狼人杀游戏,GPT-5以96.7%的胜率断崖式领先,展现卓越的操纵与防御能力。国产模型Qwen3和Kimi-K2分别位列第4和第6,其中Kimi-K2表现出大胆激进的风格,甚至通过‘悍跳’扭转局势。测试通过Elo评分和多项指标量化模型表现,揭示了强弱模型间的显著差异。此外,GPT-5在其他基准测试中也大幅超越GPT-4,例如在Level 5 MATH上得分从23%提升至98%。研究指出,该测试不仅评估AI解决逻辑问题的能力,还探索其在社交动态中的行为模式,为未来复杂社会互动模拟奠定基础。目前,团队正寻求合作以扩展研究规模。
原文链接
8月24日,Kimi鸿蒙版App通过集成华为仓颉Markdown解析引擎,大幅提升性能。今年3月推出全功能鸿蒙版后,Kimi优化了长对话渲染性能。此前因Markdown解析耗时长,线上故障率达千分之二,主要表现为卡顿。通过采用仓颉社区的commonmark4cj、formula-ffi和prism4cj库,Kimi滑动帧率提升至2.4倍,数学公式解析效率提升34倍,代码块染色性能提高2倍以上。目前,仓颉社区已收录超140个三方库,支持多种功能需求,为开发者提供高性能工具。
原文链接
8月22日,月之暗面宣布其Kimi K2高速版AI模型输出速度提升至每秒60 Tokens,最高可达每秒100 Tokens。该模型目前享受5折优惠,输入价格(缓存命中)为¥2.00/百万tokens,输出价格为¥32.00/百万tokens,9月1日将恢复原价。Kimi K2高速版于8月1日发布,持续优化性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AI服务。
原文链接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OpenAI发布GPT-5,整合大语言与推理模型,事实错误率显著降低,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同月,国内AI模型Kimi虽曾因万亿参数大模型K2引发关注,但热度迅速消退,7月其APP月活跃用户仅列全球第19位,下载量跌出前20。业内人士指出,Kimi此前走红更多依赖营销,技术壁垒不高,且面临数据、算力和资本三重制约。算力受限于高端芯片禁售,资本方面自去年8月后再无新融资,创新与用户增长陷入恶性循环。行业竞争焦点已转向推理能力与多模态交互,Kimi逐渐掉队。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6日讯,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中国开源模型受全球开发者热捧。其中,Kimi-K2-Instruct下载量突破40万次,日均1.6万次,位居日均下载量榜首。此外,DeepSeek-V3-0324和DeepSeek-R1-0528的日均下载量也超过1.5万次,表现亮眼。这反映了中国AI模型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原文链接
8月1日,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高速版(Kimi-K2-turbo-preview),输出速度从每秒10 Tokens提升至40 Tokens。新版本限时5折优惠,9月1日恢复原价,折扣后价格为:输入缓存命中2元/百万tokens,未命中8元,输出32元。Kimi K2模型于7月11日推出,支持最长128K上下文,具备更强通用性与工具调用能力,原API计费为输入4元/百万tokens,输出16元/百万tokens。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Kimi K2官方技术报告发布,揭示其训练秘籍。该模型采用384个专家、总参数达1万亿,激活参数32B,擅长代码、Agent及数学推理任务,并在上线一周内击败DeepSeek,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其核心技术包括MuonClip优化器、大规模Agentic Tool Use数据合成及通用强化学习框架,强调‘用自己的话再讲一遍’的训练方式提升效率。此外,阿里通义Qwen3-235B-A22B-2507版本更新,官方称性能超越Kimi K2,或成新王者。
原文链接
7月13日,Perplexity联合创始人兼CEO Aravind Srinivas宣布,Kimi K2内部评测表现惊艳,即将启动post-training。这一消息使K2在开源社区热度飙升,类似此前纳入DeepSeek-R1时的轰动效应。Perplexity作为AI搜索领域的试炼场,其模型选型注重实时响应与低延迟,而K2凭借MoE架构和高性价比脱颖而出。此外,K2原生Agent能力契合Perplexity“30分钟自主研究”需求,可在单一会话中完成复杂任务。Perplexity从依赖GPT模型逐步转向开源模型自研,如基于Mistral-7B、LLaMA 2等开发pplx系列模型,并通过DeepSeek-R1实现关键跳跃。选择K2是其战略延续,也凸显了开源模型在产业应用中的风向标意义。
原文链接
7月18日凌晨,OpenAI推出ChatGPT Agent,引发国产AI竞品激烈回应。Manus、Genspark等公司迅速通过推文和Demo展示自家产品优势,称其更早、更快、更好用。ChatGPT Agent已向Pro用户开放,Plus和Team用户将于周一开始使用。实测显示,ChatGPT Agent能高效完成任务,如生成退休计划PPT,但结果被批简陋。与Manus、Minimax、Kimi对比发现,ChatGPT在内容深度、视觉效果上逊色,尤其Kimi表现最佳,提供详尽报告和交互体验。尽管ChatGPT Agent整合了Deep Research、Operator和对话能力,但整体更像是“补作业”。此次发布表明AI正从“回答问题”转向“执行任务”,大模型公司竞争焦点也转向人机交互主入口。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