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标题:做AI眼镜为何必须有定制化大模型 | 对话雷鸟创始人李宏伟
AI眼镜为何如此火热?Meta旗下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发布,标志着这一领域不再是极客的专属,而是可能成为人类与数字世界交互的下一个核心入口。目前,国内已有十余家厂商发布AI眼镜产品,“百镜大战”已拉开帷幕。
在这一竞...
原文链接
标题:飞猪AI出圈!邀请码被黄牛倒卖,分分钟搞定机酒预订
白交 | 凹非寺
既想自由出行,又怕掉进陷阱。「既要又要」的旅行矛盾,或许被AI解决了。最近,飞猪推出的AI产品「问一问」火了,五一期间小红书上攻略全是它。
看似普通,实则强大。只需一句话,就能完成机酒预订,几分钟内实现交易闭环,...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5日获悉,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已正式上线DeepSeek-R1模型。该模型提供一键推理服务,支持引入专有数据进行定制化训练。此外,还上线了DeepSeek-V3、DeepSeek-v2.5系列、DeepSeek-coder系列、DeepSeek-math系列(7b)及DeepSeek-v2系列(Lite)等多款模型。
原文链接
标题:在AI时代,我们需要哪些准备?
企业客户需要定制化的AI能力。通用工具如考勤、邮件等可直接购买,但若将其视为核心竞争力,则需定制化开发。AI时代亦如此,标准化AI能力可作为产品,而与企业流程相关的AI能力则需定制。
企业客户的AI能力构建分为三层:基础设施提供标准化算力;平台和工具提供组件化AI能力;应用层需定制化开发。未来,企业应培养自有人员成为数字化及AI能力的应用开发者。
个人适应AI时代需三方面努力:学习使用AI,保持不可替代性;训练非AI可替代的能力;破茧,避免完全依赖AI。AI虽强大,但也有局限性,不应全盘信任。
AI时代,核心竞争力在于从海量信息中精准识别信息。需不断学习、训练并保持独立思考,以应对未来挑战。
原文链接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AI芯片领域或将迎来重大变革,ASIC芯片有望在增速上超过GPU。Rosenblatt分析师预测,未来几年AI ASIC的增速将超过GPU计算。巴克莱报告指出,AI推理计算需求将大幅提升,预计占通用人工智能总计算需求的70%以上,甚至超过训练计算需求,达到其4.5倍。英伟达目前在推理市场的份额约为80%,但预计到2028年将降至50%左右。博通和Marvell的财报显示,ASIC需求强劲,博通预计2025财年第一财季AI产品收入将同比增长65%,而Marvell的三季度业绩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亚马逊及其他数据中心公司的新型定制AI芯片销售。此外,苹果与博通合作开发AI芯片,谷歌发布其最强AI芯片Trillium TPU,亚马逊推出基于ASIC的实例,这些动态表明ASIC芯片正成为AI领域的优选。
原文链接
三星和SK海力士正加速推进HBM内存的“客户定制化”。近日,三星为微软和Meta供应定制化HBM4内存,以满足其AI芯片Mia100和Artemis的需求。同时,三星计划建立HBM4专用生产线,并兴建新的半导体封装工厂。SK海力士也积极应对这一趋势,已获得美国科技巨头的定制HBM要求,并与台积电合作提升HBM4的生产能力。SK海力士CEO郭鲁正认为,定制化需求将逐渐增加,转向订单驱动型供应模式可降低供应过剩风险。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未来HBM产业将转向定制化,定价和设计更贴合客户需求。中国银河证券指出,AI终端应用落地带来的需求快速增长和DRAM供需紧张是推动HBM热度不减的关键因素。此趋势预计将持续,HBM在AI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该信息来自11月12日《科创板日报》。
原文链接
中国制造业企业A公司在业务蒸蒸日上之际,因管理流程杂乱,决定引入企业管理软件以提升效率。然而,由于其业务流程高度个性化,市面上的标准化软件无法满足需求,只能选择定制化。这一决策导致开发周期延长、需求不断变更,最终交付的软件系统虽实现部分定制功能,但业务变动后需频繁修改代码,成本剧增,维护成为难题。与...
原文链接
【8月21日,OpenAI宣布推出全新功能】——允许企业客户利用自身数据对GPT-4模型进行定制化处理。此举旨在帮助初创AI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人工智能投资的实际成果。GPT-4模型的微调功能,即根据特定任务或主题进行针对性训练,适用于不同行业需求,如滑板公司可将其用于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解答产品使用细节。对于OpenAI旗舰大语言模型来说,这是首次开放微调服务,以往企业客户无法直接对GPT-4或其前身进行定制。微调过程需将数据上传至OpenAI服务器,平均耗时约一小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仅支持基于文本的数据微调,暂不包含图像或其他形式的内容。这一创新举措有望加速AI技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实现更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原文链接
7月11日,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的人工智能美容实验室引入AI技术,通过机器人根据顾客皮肤状况调配专属粉底及推荐口红色号,提升个性化服务。AI能从205种粉底液和366种唇色中选出最佳选项,利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专家评估的自动化。此举不仅加快产品开发,还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研报预测美容化妆品行业AI应用规模将从2023年的32.7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81亿美元。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