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做AI眼镜为何必须有定制化大模型 | 对话雷鸟创始人李宏伟
AI眼镜为何如此火热?Meta旗下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发布,标志着这一领域不再是极客的专属,而是可能成为人类与数字世界交互的下一个核心入口。目前,国内已有十余家厂商发布AI眼镜产品,“百镜大战”已拉开帷幕。
在这一竞争中,不同属性的厂商以各自方式参与。为了解开疑问,量子位与多家厂商进行了对话。本文是第三期,对话对象为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
雷鸟创新擅长光波导显示技术,并与阿里通义团队合作,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定制大模型的AI眼镜厂商。李宏伟分享了雷鸟如何发挥显示优势及选择定制大模型的原因。
核心要点:
- AI眼镜需实时响应,必须有定制化基座模型。
- 全彩显示是AI眼镜的最佳落地载体。
- 用户画像与生态破局点均与Killer APP密切相关。
- 技术与生态互动是AI眼镜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
AI眼镜必须有定制化基座模型
量子位询问了雷鸟V3的最新功能更新及其技术迭代难点。李宏伟提到,此次更新增加了AI录音和“所见即所得”的探索功能,并优化了拍照录像的色彩效果和语音助手的启动速度与稳定性。在技术迭代中,团队面临端云侧功能分布、弱网环境下的网络连接稳定性及多模态算法协同等挑战。
对于未来更新计划,李宏伟表示将按承诺上线RayNeo AI电台、AI备忘录等功能,并继续优化用户体验,如视频防抖效果。此外,雷鸟还将推出AI Agent商店,引入更多开发者开发的AI功能,并同步更新基座大模型。
针对近期DeepSeek的热度,李宏伟解释称,选择通义大模型是基于其工程化能力和产品适应度的综合考量,而推理模型并不适合接眼镜作为核心大模型。雷鸟计划通过AI Agent商店引入更多大模型能力。
全彩显示是AI眼镜的关键
李宏伟指出,彩色AI眼镜是未来的主要形态,但不带显示的眼镜也能帮助积累技术和用户需求。这类产品能迅速实现PMF(产品市场匹配度),并通过第一视角拍摄和AI功能验证数据积累。雷鸟还计划推出用户激励计划,鼓励用户上传数据以优化AI性能。
AI与AR融合的未来
李宏伟认为,AI和AR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全彩显示不仅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实现更复杂的AR场景,如虚拟菜单翻译和AI驱动的互动角色。因此,彩色显示比单色显示更具决定性意义。
Killer APP与生态建设
李宏伟强调,AI眼镜成功的关键在于Killer APP。雷鸟致力于打造几个关键应用,如第一视角拍摄和多模态AI功能。同时,雷鸟正在与全球生态公司合作,构建开发者生态,推动内容丰富化。
技术与生态互动的限制
李宏伟认为,AI眼镜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技术和生态的互动。从不带显示到带显示再到AI+AR眼镜,每个阶段都需要技术突破和生态支持。目前,供应链尚不完善,但雷鸟正推动行业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大厂入局的影响
李宏伟认为,小米、华为等大厂的加入将加速行业发展,尽管短期内竞争加剧,但从长远看,生态繁荣将惠及所有参与者。
.png)

-
2025-07-20 17:06:49
-
2025-07-20 16:05:44
-
2025-07-20 16: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