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12年谷歌猫项目展示了人工智能潜力,推动英伟达成为AI芯片市场主导者,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7月15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向中国市场销售性能受限的H20芯片,引发“算力焦虑”讨论。美国曾通过限制高端芯片出口试图遏制中国AI发展,但这种“唯算力论”反而促使中国加强算法创新。研究表明,中国正将资源转向高效算法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中美在AI发展上呈现不同模式:美国以闭源保护技术优势,中国则通过开源促进生态合作。即将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中国在多领域及国际合作中的AI应用案例,预示着构建庞大应用生态或成未来关键。
原文链接
近年来,早教机构大量消失,家长转向性价比更高的早教机。数据显示,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早教机销售额超1.55亿元,火火兔等品牌销量惊人。家长选择早教机主要因费用远低于线下机构,且可重复使用。然而,早教机市场也面临内容更新快、设备闲置率高等问题。AI技术的引入虽带来新机遇,但内容质量仍受质疑。同时,传统玩具市场受到智能玩具冲击,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家长在教育焦虑与理性之间反复摇摆,早教机成为新的育儿选择。
原文链接
2025年6月,扎克伯格在硅谷发起一场‘人才闪电战’,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份,并任命其创始人亚历山大·王为Meta首席技术官,同时挖走Safe Superintelligence CEO丹尼尔·格罗斯等多位顶尖人才。专家分析,此举是Meta应对AI时代‘人才焦虑’的‘战略续命’,旨在通过高价收购弥补技术落后、争夺未来技术范式主导权,并削弱竞争对手。这一系列行动揭示了AI竞赛进入新阶段,巨头正通过资本构筑人才壁垒,而普通企业和投资者面临‘认知鸿沟’。硅兔君建议通过链接全球顶尖专家获取前沿洞察,以应对AI时代的挑战。
原文链接
标题:今年暑假招生难?AI帮你对家长好一点
每次走进培训机构集中的大楼,看到教室外静静等待的家长们,总是令人感慨万千。十几位家长坐在那里,眼神中透着期待与疲惫。他们手中的手机不断刷新,仿佛在寻找某种答案。这种复杂的情绪已成为一种群体特征——既有对未来的渴望,又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压力。这不仅是商业现...
原文链接
一封员工的近万字离职帖再次引发互联网行业的关注。这篇帖子出自原钉钉产研负责人元安之手,他在文中指出阿里巴巴的成功源于时代趋势、战略眼光、价值观筛选和制度保障,但他认为自2017年起,阿里已显疲态,表现为外部收购失败和内部创新不足等问题。
对此,阿里创始人马云回应称:“阿里的发展有很多必然之路,祝福你...
原文链接
科技巨头正面临AI浪潮带来的颠覆性挑战。谷歌搜索流量下降,股价一度暴跌超7%;苹果在AI领域的进展缓慢,Siri功能不及预期;Meta的AI社交愿景未完全实现,Llama 4表现欠佳;特斯拉销量下滑,马斯克承诺推进无人驾驶技术。AI时代下,传统巨头如面临中年危机,创新步伐迟缓。微软和英伟达虽受益于AI热潮,但DeepSeek等新兴模型威胁其市场地位。OpenAI预计2029年才实现正现金流,而CoreWeave的上市表现不佳预示行业潜在风险。AI颠覆或从不起眼的新玩家开始,《创新者的窘境》揭示的危机正逐步显现。
原文链接
标题:AI带来的焦虑,怎么治?
人类会被AI替代吗?在一份覆盖11814名职场受访者的调研报告中显示,“重度AI替代担忧者的抑郁比例高达34.13%”,远超经济衰退焦虑群体。85.53%的受访者对AI可能带来的就业冲击表示担忧,67.57%认为替代将在五年内发生。
然而,尽管存在焦虑,大多数人仍认可...
原文链接
标题:和AI一起工作,我的工作量和焦虑都变多了
正文:年后开工第一天,小茶(化名)的领导组织全员大会,主题是“学会用DeepSeek”,以实现降本增效。随后,领导转发了其他公司内部沟通截图,称多部门裁员70%-80%,只留会用AI的员工。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类似经历,有人担忧被裁员,有人认为...
原文链接
标题:AI写进KPI,“逼疯”打工人
AI的兴起引发广泛关注。不少公司要求员工学习并使用DeepSeek,甚至将其纳入考核标准,这让本就忙碌的打工人苦不堪言。一些人一边抗拒一边被迫使用AI,开始质疑自身的职业价值。
打工人不仅自己摸索AI,还被高价培训课程收割,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然而,自学也...
原文链接
AI工具DeepSeek的普及引发职场焦虑。多家公司强制员工学习并考核其使用,导致打工人需额外花费时间学习,甚至购买高价培训课程。张宇等文字工作者反映,AI生成内容质量有限,还需大量人工优化,影响职业认同感。程序员小郑也担忧工作效率被取代。尽管如此,一些人通过摸索优化AI使用方法,如分段生成与细化提示词,提升效率。奇奇认为AI适合基础工作,但在创意策划和情感表达上仍有不足。面对焦虑,有人选择主动适应,有人质疑盲目报班的价值。专家建议理性看待AI,既不轻视也不高看,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同时保持自身独特性与创造力。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