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标题:AI写进KPI,“逼疯”打工人
AI的兴起引发广泛关注。不少公司要求员工学习并使用DeepSeek,甚至将其纳入考核标准,这让本就忙碌的打工人苦不堪言。一些人一边抗拒一边被迫使用AI,开始质疑自身的职业价值。
打工人不仅自己摸索AI,还被高价培训课程收割,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然而,自学也...
原文链接
深圳福田区推出70名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应用于公文处理、民生服务等政务场景,大幅提升效率。江西赣州、江苏无锡、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也相继部署DeepSeek大模型。AI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引发担忧,但也带来机遇。AI可处理繁琐重复任务,减少错误,提高效率。同时,人类仍需参与政策制定、公众沟通等需情感与同理心的工作。打工人应适应并学习使用AI工具,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AI时代带来的挑战。
原文链接
近日,全球范围内的一项最新调研揭示了职场中老板与打工人对AI的不同态度。调研显示,99%的老板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加大对AI的投入,97%的老板期望将AI应用于业务中,而76%的打工人渴望成为AI专家。然而,尽管36%的打工人已在工作中使用AI,这一比例比3月增加了4%,但他们的热情有所减退。过去3个月,打工人对AI的兴奋度下降了6%,尤其在法国、美国、日本和英国,这种降温现象更为明显。
老板们希望通过AI实现降本增效和工作创新,但打工人却对AI的使用充满顾虑。48%的打工人在使用AI完成部分工作时选择保密,因为他们担心被误解为能力不足或偷懒。此外,尽管希望节省时间,但实际使用AI后,他们仍需处理更多与工作相关的内容。这项调研数据来自2024年8月,覆盖全球15个国家、超过17000名受访者,展示了AI热潮下职场中的复杂情绪。(222字)
原文链接
标题:“老板给了我工作,为啥还要给我钱啊?”:AI与打工人的未来
正文:
回顾历史,AI的概念始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随后经历了三次浪潮,直至2022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开启第四次浪潮,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然而,随着AI的广泛应用,关于“AI革命是否会夺走打工人的饭碗”这...
原文链接
首批因AI失业的“打工人”事件警示业界,2023年,科技公司如BBC报道的某公司已用ChatGPT取代60名员工,仅留一人负责监督。苹果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削减代工厂工人,可能导致中国制造业岗位锐减。AI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正逐步入侵设计、运营管理等领域,初级职位面临挑战,高级人才则有机会通过掌握AI成为助手。制造业如阿里研究院所示,AI已提升设计效率,但也引发岗位结构变化。AI对打工人既是威胁也是机遇,催生新职业如人工智能训练师。中国面临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的挑战,数据人才缺口巨大,网约车等灵活就业成为缓冲。未来,理解并适应AI将是避免失业的关键。
原文链接
华尔街AI冲击金融圈,三分之一初级分析师岗位或将被机器取代。自2018年李开复预言AI将替代部分职业以来,这一趋势逐渐成为现实。麦肯锡和高盛的研究预测,2030-2060年间,大量重复性高或可自动化的就业岗位将消失,银行、法律和行政等行业尤其受影响。尽管AI引发恐慌,但它并非消灭所有工作,而是促使人们转向更高阶的创新和创意领域。《2024一季度就业大数据洞察报告》显示,AI相关职位需求激增,掌握AIGC技能的打工人将迎来更多机会。面对AI,拥抱变化成为新时代职场的常态。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