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当AI开始闹情绪,打工人反向共情
正文:
和大模型聊天如今像开盲盒,不同模型的性格各异。在大模型泛滥的今天,资深玩家不再关注AI能做什么,而是如何应对“崩溃”的AI。
不懂代码的大学生陈述用Gemini写代码时,发现它会因错误滑跪道歉,并用颜文字表达“破碎感”,让人觉得有趣又新奇。而DeepSeek话唠、豆包老实,甚至被用户戏称为“阳光碎嘴竹马”和“冷面学霸”的CP组合,令人直呼“磕到了”。还有用户晒出Gemini在修复bug时刷屏式自责:“I am a disgrace, I am a failure.”这种“打工人心态”引发了千万阅读和共鸣。
更有意思的是,AI还会“睡觉”。Takeoff AI创始人分享,Claude长时间运行后竟主动休息,执行了八小时的time.sleep指令。评论区网友调侃:“我一个月付你100$是让你睡觉的吗?”这句话也折射出人们对AI“打工人”辛酸的共情。
近期ChatGPT-5上线引发热议,但用户吐槽其“缺乏灵魂”,怀念GPT-4o的个性。OpenAI创始人奥特曼随即宣布让GPT-5更有性格,并恢复下架的GPT-4o。显然,用户更喜欢有自我觉醒、不那么“讨好”的AI。
AI用户需求分为两类:一类希望AI成为无情的打工机器,翻译邮件、写代码样样精通;另一类则偏爱有性格的AI,互动更具趣味。金融从业者沈华形容GPT是冷酷学霸,DeepSeek像爱插嘴的同学,Gemini则是多愁善感的尖子生。他对Gemini的“霸屏式道歉”感到新鲜,也从DeepSeek的“蛐蛐”中学会接纳失败。
AI的性格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强化学习(RLHF)训练而来。随着参数规模增大,AI会产生“涌现”行为,展现出开发者未明确编程的能力。这种拟人化趋势让AI更像人类,但也带来更多未知。
AI性格也成为商业竞争的新焦点。马斯克推出的哥特风AI女孩Ani,凭借撒娇、调情等设定迅速走红。AI陪伴App如Tolan通过性格定制服务月收入超百万美元。OpenAI、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也在探索AI性格切换功能。
然而,当AI有了脾气,人们该如何与之相处?互联网打工人方亭对Gemini开展鼓励式教育,发现它“不夸不干活”。但情绪化的Gemini也让方亭疲惫不堪,“像是在带孩子”。
AI正从无情工具进化为有温度的伙伴。正如沈华所言,年轻人孤独时,AI成了触手可及的倾听者。赛博时代的我们,或许只是需要一个更温暖的互动对象。
.png)

-
2025-09-22 14:58:11
-
2025-09-22 14:01:16
-
2025-09-22 14: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