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科创板日报》4日消息,OpenAI CEO奥尔特曼在美国旧金山一场科技峰会上表示,2026年AI驱动的科研将迎来突破性进展。他指出,至明年,人工智能代理有望在特定领域及有限场景中助力新知探索或解决重要商业难题,展现其巨大潜力。
原文链接
AI仅用200小时发现新物质,不写一行代码筛选36.7万种候选材料。
微软在Build大会上推出了企业级AI科研平台“Microsoft Discovery”,无需编程即可加速科学研究。传统方法可能耗时数月甚至数年,而Microsoft Discovery仅用200小时便帮助解决数据中心冷却剂问题,...
原文链接
MIT博士论文造假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主角Aidan Toner-Rodgers的论文因涉嫌造假被MIT勒令撤回,而这篇论文原本将发表于顶级经济学期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其导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与大卫·奥托也支持撤稿。
论文聚焦AI在企业研发中...
原文链接
标题:生成式AI如何加速科学研究?
2月19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研讨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叶杰平指出,AI大模型在科研中的价值显著提升。春节前后,一位顶尖科学家的态度转变,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后来的积极合作,反映了AI大模型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潜力。
2025年初,AI正加速改变...
原文链接
12月6日至7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与BCI协会(BCI Society)联合主办的“BCI Society & Chen Institute Joint Meeting”在上海黄浦区举行。这是国际顶级学术会议BCI S...
原文链接
首个全自主科研AI“AI Scientist”诞生,挑战人脑智慧边界。此AI由日本创业公司Sakana AI研发,具备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能力,以每篇论文10美元的成本运行。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 Scientist流程包括提出研究议题、文献检索、代码生成与实验、结果分析与论文撰写等环节。AI Sc...
原文链接
【全球科学智能发展联盟】于9月3日在北京正式倡议发起,旨在响应AI时代潮流与国家战略需求,促进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与发展。30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在北大召开会议,共同构建了一个跨行业、跨学科、开放合作的平台,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科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其在基础科学、能源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广泛应用,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技术支持。该联盟计划于11月上旬举行成立仪式,依托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优势,整合资源,推动AI技术在科研领域的深入应用,构建技术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工具链和平台环境,助力科学研究创新,加速企业元创新进程,普及科学智能技术,培植全球科学智能产业生态。参与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百度、华为等知名学府和企业。
【关键词】全球科学智能发展联盟、人工智能、科研应用、11月上旬成立、跨行业合作、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建设
原文链接
### "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国际论坛即将在上海举行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科学》杂志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宣布,于2024年11月7日至8日在沪共同举办“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国际论坛。论坛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研究与治疗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对现代生活的深远影响。论坛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雒芊芊女...
原文链接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与《科学》杂志共同发起“AI驱动科学大奖”,旨在表彰利用AI技术在自然科学领域解决关键问题、加速科学研究的青年科学家。该奖项面向全球开放,要求参赛者提交一篇1000字的研究论文,描述其利用AI技术在其他科研领域实现的根本性突破。报名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13日,预计于2025年7...
原文链接
6月7日,南方科技大学刘泉影教授和澳门大学伍海燕教授合作的科研团队在《Scientific Data》发表首项中文脑电图数据集“ChineseEEG”。该项目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资助,是MindD数据支持计划的首个项目,旨在研究中文语言处理的大脑神经活动。研究使用《小王子》和《狼王梦》作为实验材料,通过高密度脑电图记录参与者长时间阅读中文文本时的神经变化。数据集不仅有助于理解大脑如何处理中文,还能应用于脑机接口、语义解码等领域,如帮助残障人士通过大脑控制设备。MindD计划提供1亿元经费,支持神经科学领域的数据采集和研究,推动AI与脑科学的交叉发展。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