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MIT博士论文造假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主角Aidan Toner-Rodgers的论文因涉嫌造假被MIT勒令撤回,而这篇论文原本将发表于顶级经济学期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其导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与大卫·奥托也支持撤稿。

论文聚焦AI在企业研发中的潜力,尤其是AI对新材料发现的促进作用,这一话题极具吸引力。然而,论文发布后,伦敦大学学院的化学教授Robert Palgrave迅速指出其疑点,并引用其他研究批评类似AI预测在材料科学上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不足。

同时,美国能源部专家Ben Shindel通过“BS探测器”博客总结了论文的多个问题,包括缺乏材料科学专家的审核、数据来源存疑及论文过于完美等。他还提到Toner-Rodgers可能伪造数据,甚至冒用康宁公司的名义。

此事凸显了AI在科研中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AI能高效生成数据和假说,但另一方面,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面临挑战。尤其是在预印本论文泛滥的当下,未经同行评审的论文可能误导公众和媒体。此外,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也被强调,单一学科背景的研究容易出现漏洞。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对AI辅助科研伦理的讨论。未来,如何界定模拟数据、合成数据与造假数据将成为重要议题,特别是在非物理领域和社会科学中。尽管AI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但对其结果的质疑和验证同样不可或缺。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8780.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马斯克背叛理想
2025-08-24 22:18:31
少赚几十亿广告费 百度真和AI拼了
2025-08-22 07:41:23
钉钉无招:做AI要拒绝傲慢
2025-08-25 17:33:00
Intel前CEO基辛格承认:低估了AI的影响、让公司难以追赶
2025-07-06 11:11:49
腾讯副总裁蔡学忠:看好 AI 的长期价值,内部 30% 代码由人工智能在写
2025-07-27 11:54:05
科学界论文高引第一人易主!AI站上历史巅峰
2025-08-25 14:30:10
AI是关键驱动力!“华尔街神算子”:美股牛市有望持续至2035年
2025-08-29 16:41:20
大模型再战高考:从一本直升985
2025-06-30 23:48:58
奥尔特曼:AI已能破解大多数身份验证方式
2025-07-23 15:57:48
原材料涨价 AI拉动 PCB高景气有望延续至四季度
2025-08-20 08:10:21
AI,开始重组互联网大厂了
2025-07-07 17:39:19
「软件已死,AI当立」?
2025-08-19 18:03:47
AI 冲击就业:报告称 2025 英国初级职位招聘数较 2022 年降低 32%
2025-07-02 12:05:19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