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CES 2025上,AI眼镜成为焦点,众多厂商参与“百镜大赛”。端侧算力成为可穿戴设备商业化的关键挑战。高通推出的骁龙X平台搭载45TOPS NPU,提升AI应用效率。国内瑞芯微、晶晨股份、中科蓝讯、恒玄科技等公司纷纷研发具备端侧AI能力的芯片,如瑞芯微RK3588、RK3576芯片,晶晨股份的集成AI功能芯片。这些芯片支持本地AI任务,如实时翻译、会议记录等。业内认为,通过混合AI架构,云端与边缘终端协同工作,可实现更强大的AI应用。然而,端侧AI的部署增加制造成本,需权衡市场需求。电池续航能力仍是挑战,高密度锂电池和智能功耗管理技术是主流解决方案。
原文链接
AI PC在过去一年内成为讨论度和曝光度最高的AI终端。尽管人们对AI PC的认知各异,但这一事实毋庸置疑。与其他AI产品如AI家电、AI手机相比,AI PC在AI渗透率和感知度方面表现突出。虽然AI手机智能属性增强,但其并未突出“AI”标签,而AI家电等产品在市场规模、厂商投入及品类认知度上也不及...
原文链接
AI手机的概念虽早已有之,但并未成为市场的主流驱动力。相较于热度较高的折叠屏技术,AI手机在认知度和市场表现上略显逊色。尽管AI技术在7年前就已经融入手机芯片中,如华为麒麟970芯片的内置NPU(神经网络单元)及苹果A11芯片的神经网络引擎,其主要功能是提升功能层面的性能,而非处理复杂的AI任务。早...
原文链接
AI配件新星Plaud Note在海外众筹平台Kickstarter和Indiegogo上引发关注,首秀即打破同类目记录,预售阶段销售额近600万美元。该产品主打AI录音功能,声称是全球首款由ChatGPT支持的录音机,能吸附在iPhone背面,无需额外App或权限,解决iPhone通话录音难题。P...
原文链接
AI初创公司Iyo即将推出AI耳机Iyo One,集成了定制单元和语音助手,支持消息、电话等功能。然而,将AI带入蓝牙耳机市场面临挑战,如端侧算力有限,导致性能需求难以满足,需依赖云端。这可能导致延迟和识别率下降,影响用户体验。尽管Iyo选择在成熟产品上加入AI以降低风险,但仍需面对巨头竞争和精确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压力。AI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了机遇,但如何在现有限制下实现突破,提升用户感受,对Iyo和其他新兴品牌都是考验。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