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为什么我建议你重读30年前的《失控》?

上个月,当Google的Nano Banana模型发布时,我正埋头于一堆复杂的代码中。看着AI生成的逼真图片和超强控制能力,我感到一种熟悉的眩晕感——未来真的来了,而且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作为一个在A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我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复杂算法,而是一本30年前的老书——凯文·凯利的《失控》。

如果你曾在书单上见过它,甚至买了一本放在书架上积灰,那么现在是时候重新翻开它了。这不是一本关于具体AI工具的手册,而是一本关于未来的“地图”和“指南针”,能帮我们打开理解AI革命的大门。

一、AI为何总能带来“意外惊喜”?

答案是“涌现”。简单来说,涌现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凯利用蜂群作比喻:单个蜜蜂智商有限,但成千上万只蜜蜂聚集后,却能形成一个超级智能体,做出复杂决策。再比如,水分子本身无色无味,但无数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会“涌现”出六边形的雪花形态。

今天的AI正是数字世界的“蜂群”和“雪花”。大型语言模型由数千亿个参数组成,每个参数功能简单,但当数量突破临界点,系统就“学会”了推理、幽默、翻译等能力。这不是开发者一行行代码写出来的,而是复杂系统自发涌现出的新能力。

理解“涌现”,就能明白AI的几个关键特性:
1. 不可预测性:我们无法通过小模型预测大模型的能力。
2. 不可完全控制:就像无法命令雪花长成什么样,我们只能创造条件让AI形成。
3. 黑箱必然性:当系统复杂性超过人脑极限,我们很难完全解释它的每一个决策。

二、我们不是在“用”AI,而是在“驯化”一个新物种

凯利提出“共同进化”的概念:我们塑造工具,工具也反过来塑造我们。他将这种关系分为三个阶段:

  1. AI作为工具:这是最熟悉的模式,AI被动执行我们的指令,比如识别图片或翻译文字。
  2. AI作为伙伴:如今我们正处于这一阶段,AI开始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伙伴。例如,程序员与AI协作编程,艺术家与AI共同创作,推荐算法通过用户行为不断优化。
  3. AI作为共生体:未来,人类与AI将形成不可分割的共生系统,彼此依赖,共同进化。AI可能像“第二大脑”增强认知,或与医生、科学家合作,提升专业能力。

三、为什么现在必须重读《失控》?

在一个AI可以一键生成逼真视频、以假乱真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坚实的思维框架来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失控》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框架:它告诉我们,AI的不可预测性是常态,人类的未来在于与AI共舞。

30年前,凯利预言了一个由机器、生物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的“大生命体”。今天,我们正生活在这个生命体的萌芽阶段。重读《失控》,是为了在AI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冲浪板,克服对未知的恐惧,建立对未来的信心。

所以,别再让它在书架上吃灰了。去读它,理解它,然后用它的智慧,去驾驭这个属于我们的AI时代。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5603.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坏AI,到底能有多坏?
2024-07-08 21:08:12
为什么我建议你重读30年前的《失控》?
2025-09-21 13:46:48
GPT-4o失控,突然呻吟尖叫发癫,引发研究人员恐慌
2024-08-09 18:50:30
Quanta:Hopfield网络:催生AI的涌现物理学
2025-05-22 23:12:55
带动社会投资超万亿元 “东数西算”工程规模化效应不断显现
2025-09-20 14:30:15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新工具可用于预测长期疾病风险
2025-09-20 20:35:43
OpenAI首批智能硬件传出新消息
2025-09-20 09:24:50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2025-09-19 19:20:38
Chrome 迎来大更新,刚刚登顶App Store 的AI 可以直接用了
2025-09-19 13:12:50
让出门问问盈利的一场内部革命:裁员、降薪、取消中层
2025-09-20 07:23:53
詹姆斯・卡梅隆谈 AI:能和人类一样富有创造力,但无法拥有独特生活体验
2025-09-20 19:33:53
GPT-5攻入数学圈,证明定理快过博士生?网友热议AI新角色
2025-09-19 20:18:56
AI+高精度计算的组合拳
2025-09-19 16:15:29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