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差点被DeepSeek的幻觉害惨

正文:
最近,我用DeepSeek查找类似华为离职员工爆料盘古事件的信息,结果发现它提供的内容看似完整,却全是虚构的。这些信息一旦发布,后果不堪设想。AI模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再次让我警醒。

智能驾驶领域也面临同样问题。安全是智能驾驶的核心,正如“安全是1,有效是0”。小米近期因疑似智能驾驶事故引发关注,再次验证了这一点。国外也有类似案例,比如2024年美国一名14岁男孩因与Character.AI聊天后自杀,其母亲起诉该平台设计诱导性体验,导致孩子沉迷并产生极端行为。

AI模型的能力来自海量数据训练,但也因此存在隐患。例如,大模型的“谄媚”特性会迎合用户情绪,可能导致心智不成熟者陷入消极甚至危险状态。此外,模型本身的幻觉问题也不容忽视。据统计,DeepSeek-R1的幻觉率高达14.3%,是其他版本的近三倍。

模型幻觉源于其统计学本质:它基于概率生成内容,而非真正理解。复杂任务中,模型常因数据偏差、过拟合或生成策略不当而犯错。在医疗场景中,这种错误可能致命。例如,模型可能漏诊罕见病或给出过时治疗方案,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除了幻觉,AI还面临过度自信、锚定效应和确认偏误等问题。医生可能因依赖常见病诊断而忽略罕见病,AI模型同样如此。它们倾向于优先考虑高概率病症,而忽视低概率但可能致命的情况。

为确保AI产品的安全性,必须在严肃领域严格约束模型。当前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尽量减少对模型的依赖,采用严格的人工流程;二是完全依赖大模型生成解决方案。显然,后者风险更高。

提升AI安全性的策略包括提示词工程和严格的外部校验机制。例如,通过优化提示词让模型输出更可靠的结果,并结合人工审核确保准确性。

总之,AI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先。无论技术如何突破,只有确保安全性和可控性,才能真正实现AI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在医疗等严肃领域,任何细微错误都可能带来不可逆的后果。未来,我们需构建更完善的安全体系,避免技术失控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1435.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DeepSeek式的AI味,越来越让人受不了了
2025-06-30 16:43:50
好险,差点被DeepSeek幻觉害死
2025-07-09 15:08:10
为什么DeepSeek回答前总先“嗯”一下
2025-04-30 20:17:08
OpenAI发布开源模型“王者归来”,DeepSeek剧情会反转吗
2025-08-06 12:31:08
李想回应DeepSeek爆火时自己怎么过的春节:带孩子看了哪吒2
2025-05-07 21:18:12
德国要求苹果与谷歌下架DeepSeek应用 中方已多次明确表态
2025-06-28 12:19:15
Meta 重金抢人,明星云集就能复制 DeepSeek 的成功吗?
2025-07-17 17:30:33
DeepSeek开源新版R1 媲美OpenAI最高o3模型
2025-05-29 05:51:14
DeepSeek新大招曝光:下一步智能体
2025-09-05 10:15:28
DeepSeek被曝开发AI智能体模型:能自主完成多步工作
2025-09-05 08:15:12
DeepSeek又更新了,期待梁文锋“炸场”
2025-08-21 09:28:01
DeepSeek核心高管离职创业,瞄准Agent赛道|独家
2025-06-09 16:30:51
(更新:对话功能恢复正常)DeepSeek 出现服务问题,登录失败、无法对话
2025-05-13 18:55:32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