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聊透Agent,它是“同事”还是“工具”,创业机会和价值究竟是什么?

2025年,是Agent按下加速键的一年。从年初DeepSeek引发的惊叹,到GPT-4o和Claude 3.5接连登场,大模型的边界一次次被重写。但真正让AI产业链紧张的是Agent的横空出世。

Manus、Devin等产品的爆火,都在重申一个共识:大模型将不再只是工具,而是要成为可以自我调度的智能体。

Agent由此成为继大模型之后,全球科技圈最快形成共识的第二个风口。从巨头的战略重构到创业赛道的快速跟进,Agent正成为下一个全民下注的方向。但在C端产品密集涌现、开发者为其狂热的同时,真正跑通用户价值闭环的项目却寥寥无几,越来越多的产品陷入了「用老需求套新技术」的焦虑。

热浪过后,市场也回归冷静:Agent究竟是一场范式的重构,还是一次新的包装?所谓「通用」与「垂直」的路径分野,是否真的带来可持续的市场空间?而「新入口」背后,是交互方式的进化,还是旧世界的投影?

顺着这些疑问继续下探,我们会发现,Agent的真正门槛,或许并不在模型能力,而在其赖以生存的底层设施。从可控运行环境,到记忆系统、上下文感知、工具调用,每一个基础模块的缺位,都是Agent从演示走向实用的最大阻力。

这些底层工程问题,构成了Agent从「潮流玩具」走向「生产力工具」的最大阻碍,也恰恰是当下最确定、最高价值的创业蓝海。

在这样一个供给溢出、需求未明的阶段,我们想借由这场对谈,回答一个越来越紧迫的问题:Agent的真问题与真机会,究竟藏在哪些地方?

在本次深度对谈里,我们邀请到了身处一线的拾象科技创始人李广密与AI Research Lead钟凯祺,两位从业者将从产品形态、技术路径、商业模式、用户体验乃至Infra构建等多个维度,为我们拆解当下Agent的真问题与真机会。

我们将跟随他们的思考,探寻在巨头环伺的牌桌上,创业公司的真实机会藏于何处;一条从「Copilot」平滑过渡到「Agent」的务实成长路径是如何被一步步验证的;以及为何Coding(编码)这一看似垂直的领域,却被视作通往AGI的「价值高地」与「关键指标」。

最终,这场对话将推向更远的未来,一窥人与Agent之间全新的协作关系,以及构建下一代智能基础设施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与无限机遇。

要点精选:

  • 通用Agent领域做得最好的是「模型即Agent」(Model as Agent)。
  • 做Agent这件事,并不一定要「以终为始」,一开始就瞄着完全自动化的Agent去做,它可以先从Copilot做起。在这个过程中收集用户数据、做好用户体验、占领用户心智,然后慢慢地转型。
  • AGI有可能最先在Coding(编码)环境下实现,因为这个环境最简单,它能锻炼AI的核心能力。Coding是这个世界里的「万用之机」,有了它,AI就可以去构建和创造。Coding有可能拿走整个大模型产业阶段性90%的价值。
  • AI Native的产品不只是给人用的,它必须同时服务于AI。一个真正的AI Native产品,应该是内建了服务AI和人类的双向机制。
  • 今天的AI产品正在从「工具」走向「关系」。人不会和工具建立关系,但会和一个有记忆、懂你、能与你「心有灵犀」的AI建立关系。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0201.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寻找DeepSeek梁文锋
2025-03-03 11:14:08
寒武纪VS海光信息,谁会是中国版英伟达?
2025-01-09 19:02:56
阶跃星辰与ACE Studio联合发布开源音乐大模型
2025-05-07 19:17:35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