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用AI读书、学习,大脑会萎缩吗?

正文:大模型推动的AI工具进入生活,最受关注的群体或许是学生。借助ChatGPT生成作文或短论文变得轻而易举。

很多老师迅速反应,选择“禁用AI”或重新定义作弊规范。然而,更深层的担忧浮现:学生们正在将“学习过程”全面外包给AI。

看似作业完成得更轻松,成绩也提高了,但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当学生越来越依赖AI写作、答题、总结和思考时,他们是否仍在真正学习?

AI时代的到来,是否意味着学生无需再学习?

研究显示,到2024年底,约七成美国青少年使用过生成式AI工具,其中一半用于家庭作业。国内也有不少学生使用本土AI工具完成作业。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表明,自由使用AI组在练习阶段表现最优,但最终考试成绩却低于未使用AI组17%。而使用“GPT Tutor”的学生虽在练习中表现优异,但最终成绩与不用AI组无明显差异。

这揭示了教育的“AI悖论”:AI让学生看起来更聪明,但实际上可能学得更少。

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微软的研究指出,不当使用AI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使学生依赖技术而减少自主思考。《自然》杂志的研究也发现,频繁使用AI可能削弱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界外,教师观察到,频繁使用AI的学生成绩飙升,但离开AI后成绩迅速下滑。AI自动摘要、作文、翻译等功能直接取代了阅读、理解、思考和表达等学习核心环节。

尽管有人认为AI是学习的福音,但也有人担忧过度依赖正导致能力滑坡。有学生坦言,自己变懒了,AI让学习变得容易,却逐渐削弱了批判性思考能力。

教育恰属新手领域,AI从一开始就接管任务,可能导致学生从未真正掌握这些技能。AI Coding若让学生跳过实际学习编程,一旦AI输出错误,他们可能缺乏调试能力。

各国对此反应不一。中国教育部发布《指南》警示依赖风险;日本强调低龄慎用;北美部分学校曾屏蔽ChatGPT,但如今转向引导使用“教育版AI”。

面对AI带来的挑战,教育者尝试通过重新设计作业、面对面答辩等方式确保测试的是学生本身,而非“学生+AI”。然而,一个核心问题仍未解决:当AI能替你完成所有任务时,学生究竟还需学习什么?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9643.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AI时代,如何鸡娃
2024-12-16 11:36:05
靠AI应用霸榜美国,中国教培巨头能迎来重估吗?
2024-07-17 11:13:13
网易有道张艺:AI教育的规模化落地,以C端应用反推大模型发展
2025-04-27 13:14:15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