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模型是新的数据库!蚂蚁开源负责人王旭:应用开发新范式,新一代LAMP正在形成 | MEET 2025
正文:
大模型的开源与闭源之争至今仍是热议话题,因为这涉及技术发展路径、产业生态构建及对未来创新动力的影响。
蚂蚁集团开源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王旭认为,具备数据生成式能力的模型正在取代数据库在传统应用中的核心位置。他目前负责蚂蚁开源技术和容器基础设施。
在MEET大会现场,王旭以开源为主题,以数据为证,展示了大模型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及创新应用的发展方向。
他表示,在AI时代,新一代LAMP正在形成,模型相比数据库更具可迁移性,相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和数据安全性需求也在增加。
会议由量子位主办,吸引了20余位产业代表和1000多名线下观众,以及320万在线观众。
核心观点:
- AI技术在过去一年半内广泛渗透,数量和速度的提升引发了显著变革。
- AI Agent框架项目数量在Llama2开源模型发布后爆发式增长,但目前尚未有一个项目占据主导地位。
- 程序员从害怕AI到拥抱AI,生产力应用正从“录入工具”转变为“有灵魂的协作伙伴”。
- 基础设施有所变化,但核心未变。AI时代,基础设施需围绕模型展开,包括数据生成式能力。
从录入工具到“有灵魂的协作伙伴”:
王旭介绍了蚂蚁集团开源技术增长团队的目标,即利用社区洞察指导蚂蚁的技术演进。蚂蚁开源团队在社区中获取中立、多方参与的数据信息,以形成对技术平台和架构演进的全面看法。
在过去一年半内,AI技术显著提升了应用的数量和速度,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财报分析中,大模型显著提高了效率。
构建这些应用需要基础设施支持,蚂蚁开源了多智能体框架agentUniverse,配合快速增长的应用场景,AI框架正不断贴近实际应用。
传统应用领域也在受到AI影响,程序员从担心被AI取代到积极利用AI改造工具。
GenAI时代基础设施变了,但没完全变:
在AI时代背景下,算力规模迅速增大,但底层软件基础设施变化不大,只是在技术方向上做了不同取舍。
基础设施的最大变化来自于应用范式本身的变化而非硬件的不同。当传统应用向AI方向演进,更多新元素诞生,带来深远影响。
新一代LAMP正在形成:
具备数据生成式能力的模型正在取代数据库在传统应用中的核心位置。王旭认为,在AI时代,新一代LAMP正在形成,模型相比数据库更具可迁移性,数据传输链路和数据安全性需求也在增加。
LAMP是2000年左右形成的Web2.0应用开发基本范式,传统数据库是核心。而在AI时代,基础设施开始围绕模型展开,对每个环节都产生深远影响。
.png)

-
2025-09-10 21:46:32
-
2025-09-10 21:45:25
-
2025-09-10 21: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