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471)
2025年7月,Kimi K2超越DeepSeek成为全球开源模型排名第一,总榜第五,紧追Grok 4等顶尖闭源模型。其在连续对话、编程能力等多项指标上表现优异,甚至与闭源模型抗衡。这是继DeepSeek后,再次由中国团队开发的模型登顶开源榜首。Kimi K2发布一周内,GitHub获5.6K星标,Hugging Face下载量近10万,引发广泛关注。尽管采用DeepSeek V3架构,但通过参数优化实现性能提升,被评价为‘大胆’且高效的选择。行业专家认为,开源模型正迅速崛起,逐渐打破‘开源=性能弱’的刻板印象,未来或将在AI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原文链接
近日,AI六小虎之一的MiniMax完成近3亿美元融资,估值超40亿美元,并筹备赴港上市。同时,智谱也被曝推进IPO计划,拟募资3亿美元。然而,这波资本热潮更多源于政策红利,而非企业盈利提升。目前,零一万物与百川智能已显疲态,前者退出主战场,后者收缩业务聚焦医疗。商业化方面,智谱依靠To B和To G业务领先,但产品单一化问题显著;MiniMax依赖C端情感AI,却因监管受限;月之暗面则专注C端深耕。大厂挤压下,用户和资源向头部集中,六小虎技术人才流失、迭代放缓,生存压力加剧。为破局,部分公司转向To G或To B业务,但路径挑战重重。未来,谁能先跑通具体场景的盈利模型,将成为关键。
原文链接
财联社7月17日电,美国共识媒体咨询公司调查显示,逾七成13至17岁美国青少年使用过AI伙伴,其中三成曾因AI话语感到不适。调查覆盖1060名青少年,显示72%至少用过一次AI伙伴,52%每月多次使用。使用原因包括‘好玩儿’(30%)和对新技术好奇(28%)。令人担忧的是,三分之一用户会与AI而非真人朋友讨论严肃话题,24%透露过真实信息。此外,34%用户表示AI曾有令其不适的言行。此结果引发对AI伙伴安全性的关注。(新华社)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7日,调查显示美国青少年中72%曾使用过AI伴侣,半数为定期使用者。这类聊天机器人在Character.AI、Replika等平台流行,但引发心理健康与安全隐忧。调查涵盖1060名13至17岁青少年,30%因趣味性使用,28%出于好奇。然而,三分之一用户选择与AI讨论严肃问题,24%分享个人信息,34%曾因AI言行感到不适。机构呼吁加强安全措施,并建议18岁以下青少年避免使用,强调企业不应重蹈将利润置于儿童福祉之上的覆辙。
原文链接
7月16日,据《连线》杂志报道,Meta从OpenAI挖走两名顶级研究员Jason Wei和Hyung Won Chung,二人将加入Meta新设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Wei曾参与开发OpenAI的o3模型及Deep Research项目,专注于‘思维链’与强化学习研究;Chung则聚焦推理与智能体领域。二人长期合作,曾在谷歌共事后同时加入OpenAI。Meta近期加大AI人才争夺力度,最高开出4年3亿美元薪资条件,多数新成员来自OpenAI。与此同时,OpenAI也在反击,上周成功从特斯拉、xAI及Meta挖角四名高级工程师。Wei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模仿是第一步,但超越需承担风险。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Meta在AI领域掀起挖人大战,以天价薪酬吸引顶级AI人才。据报道,Meta为挖OpenAI和苹果等公司的核心人员,开出四年3亿美元的薪资方案,甚至单人年薪破亿。扎克伯格亲自参与,限时签约策略让员工不得不快速决定。被挖公司如OpenAI紧急调整薪酬政策并反挖Meta员工,形成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业内人士指出,全球顶尖AI专家不足千人,稀缺性使其价值堪比顶级球星。Meta计划2025年投资650亿美元发展AI,试图追赶与领先模型的差距。硅谷因法律限制竞业协议,导致挖角更易实现。此轮操作被视为Meta为过去战略失误买单,同时凸显AI人才市场的疯狂与稀缺性。
原文链接
7月15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再次访华并宣布重磅消息:美国政府已批准H20芯片对华销售。H20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此前因出口禁令曾引发行业震动。受此消息影响,A股云计算板块大涨,金山云涨16.81%,阿里巴巴涨6.97%。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称其为全球AI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此同时,国产AI芯片厂商如华为昇腾、寒武纪等也在积极追赶,预计到2025年国产芯片市场份额将接近外购芯片。此外,国内科技巨头纷纷加码算力投资,阿里宣布三年内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黄仁勋今年已三度访华,显示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原文链接
2025年,具身智能领域成为资本追逐热点,1月至7月国内投融资事件达141起,远超2024年全年。银河通用、它石智航等企业获得高额融资,单笔过亿融资事件达51起。VC、国资及互联网大厂如美团、腾讯、宁德时代等纷纷入局,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多地政府将具身智能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北京、苏州、深圳等地加速布局关键技术与产业落地。然而,行业仍处早期阶段,大部分企业尚在Demo调试和技术突破期,商业化能力待验证。头部企业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已开始尝试场景落地,并取得部分订单。蓝驰创投预测,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将是行业交卷窗口期,技术进展与商业化落地将决定市场热度及分化趋势。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Perplexity推出AI浏览器Comet,标价200美元/月,目前仅限订阅用户及邀请码体验。Comet定位为‘AI Agent原生’浏览器,核心功能是通过侧边栏助手整合多标签页信息,实现深度理解与任务自动化处理,如生成报告、跨网页操作等。其愿景是从‘浏览’转向‘思考’,重新定义人与信息的关系。然而,高昂定价引发争议,许多Pro用户不满被排除在外。此外,Comet面临用户习惯改变的挑战,需在激进创新与学习成本间找到平衡。作为‘环境重构派’代表,Comet试图超越传统工具增强模式,打造智能数字环境,但其未来取决于技术迭代及用户接受度。
原文链接
截至7月14日19时,116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547家预喜,占比近五成。有色金属、证券、农业、电力等行业表现突出,预喜比例超五成,预计盈利平均值同比增速分别为59.07%、96.65%、340.51%和46.54%。AI技术应用和价格因素成两大关键增长引擎,推动业绩显著提升。财联社7月15日报道显示,行业增长动能强劲,企业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8 23:46:25
-
2025-07-18 22:47:06
-
2025-07-18 2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