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标题:第一批追赶AI的人,正在被AI甩开
近两年,“提示词”这个词因AI的火热发展而广为人知。它不仅是AI时代的必备技能,也是普通人借助AI完成工作的手段。这种趋势催生了大量知识付费课程,让一些敏锐的人提前布局。
“提示词工程师”一度成为转行AI的热门选择,门槛低、薪资高,吸引了不少人涌入。然而...
原文链接
2023年初,提示词工程师因高薪(25-33万美元年薪)成为AI领域的热门岗位,但如今却成为大厂不愿扩招的岗位之一。微软调查表明,该岗位在未来12-18个月内的新增需求排名倒数第二。Indeed数据显示,其搜索热度从2023年1月的2次/百万次飙升至4月的144次/百万次后迅速回落至20-30次/百万次。尽管曾获OpenAI和AI大神的认可,但随着AI自动化工具的普及及普通用户上手门槛降低,提示词工程正从专门岗位转变为职业技能。目前,企业更倾向于招聘AI训练师、数据专家和安全专家等复合型人才。不过,在垂直行业中仍存在部分招聘需求,如格灵深瞳要求提示词工程师需精通政务业务知识。长远看,提示词工程师岗位的存续或取决于AI进化速度,未来AI个性化发展可能使通用化岗位不再必要。
原文链接
标题:我从顶级的提示词工程团队那里学到了什么?
我有多年的好习惯,受益匪浅,即“追本溯源”。追本就是追问本质,因为问题和根部的知识相连通。溯源则是回溯源头,因为信息在传播中会损失准确性。在如今的信息环境中,做到如实转述的媒体已不多见。
Anthropic官方提供了提示词工程指南,建议掌握三个基本策略...
原文链接
三个大模型联手挑战OpenAI的o1,通过360多模型协作成功克服提示词工程。这一突破展示了在推理阶段投入资源的重要性,推动了大模型演化的革新,标志着研发者将注意力从训练转向推理过程。360创始人周鸿祎提倡的“慢思考”理念与之相契合,其在技术架构和产品中实施此理念,引领国内模型发展。
思维链(Cha...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