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9月5日在重庆开幕,为期4天。本届博览会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题,集中发布100余项行业新标准、新产品、新技术,涵盖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17日,AI的快速发展正对美国电力系统构成巨大挑战。数据显示,2023年AI数据中心已消耗美国8.9%的电力,预计到2028年将占12%。这一需求不仅加剧了电力供应压力,还推动电价上涨。自2008年以来,美国电价因极端天气应对措施已涨30%,未来弗吉尼亚州等数据中心集中地区电价可能再涨25%。同时,马斯克等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在电力基础设施方面落后于中国。截至2024年,中国发电量达9-10万亿度,远超美国的4万亿度,并在新能源领域领先全球,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分别占全球的45.8%和46.9%。
原文链接
财联社8月6日电,华泰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当前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热潮下,数据中心硬件需求增长潜力巨大。通过复盘新能源锂电设备发展路径,类比其早期渗透率和销量快速提升时的锂电设备板块机会,认为应重点关注数据中心相关硬件领域投资机遇。看好柴油发电机组、服务器电源、UPS、HVDC、液冷等核心设备及铅酸电池、超级电容等配套部件市场前景。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攀升,数据中心硬件板块或迎来蓬勃发展期。
原文链接
7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27年,重庆力争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收达70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1000家,其中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500家。计划夯实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及车路云一体化等5大支撑体系,构建“1000+500+5”产业链格局,推动整零协同与自主创新,全面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助力重庆成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计划提出支持整车企业在飞行汽车研发、自动驾驶训练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并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实施重大专项项目,推动产业创新。目标到2027年建成5个市级创新综合体,突破50项以上核心技术,打造50个核心软件产品,实现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升20个百分点,集聚1000家相关企业,营收达7000亿元。同时,重庆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强化检测维保及出口服务能力,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
原文链接
5月27日,东风纳米旗下“国民智趣纯电SUV”东风纳米06在武汉上市,限时先享价7.99万-10.99万元。东风纳米06提供多项权益,如电动尾门、全景天幕、五项终身免费保障等。该车型基于东风量子架构打造,具备高快领航NOA、记忆泊车辅助等功能,同时配备20余项主动安全配置。动力方面,搭载马赫E电驱,获得“能效之星”认证,电驱效率高达92.7%。此外,东风纳米06还支持3C快充,5分钟可充至100公里续航。东风纳米强调安全与智能化结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常用常新’的用车体验。
原文链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与集成电路制造表现突出,分别增长21.4%和21.3%。'人工智能+'驱动效应显著,带动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同期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样增长10%。此外,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新能源产业成为亮点,4月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38.9%和43.1%。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现,新兴产业正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原文链接
河南近日印发措施推动产业发展,将出台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并于2025年举办全省人工智能大会。同时,计划布局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发布典型应用场景。还将制定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标准,遴选促进中心,建立数据企业培育机制,目标在2025年第二季度认定超100家省级数据企业。
原文链接
19日结束的机器人马拉松再次点燃人形机器人产业热度。尽管外界对人形机器人充满期待,但行业内部声音却较为务实,称其底色仍是传统行业。许多从业者来自扫地机器人或无人机领域,硬件开发多依赖现有技术和团队。一线工程师常感到工作单调、缺乏创新,甚至对行业未来持悲观态度。当前行业面临过度竞争和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类似五年前的新能源汽车‘洗牌期’。与此同时,行业薪资水平显著提升,吸引跨行业人才涌入,尤其在嵌入式、物联网及硬件开发等领域岗位需求旺盛。然而,能否成为下一代工业革命的突破口仍需观察。
原文链接
近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价格战转向AI智能化竞争。吉利、理想汽车等相继推出自动驾驶新技术,如理想MindVLA大模型,可实现多维度智能响应。广汽ADiGO智驾系统升级至6.0版本,特斯拉也在提升Cortex算力中心能力。智能驾驶正成新能源车新竞争点,不仅提升用户体验,也推动技术普惠化,比亚迪已将高阶智驾引入10万元级市场。未来,智能驾驶将是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市场拓展。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