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27年,重庆力争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收达7000亿元,集聚相关企业1000家,其中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500家。计划夯实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及车路云一体化等5大支撑体系,构建“1000+500+5”产业链格局,推动整零协同与自主创新,全面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助力重庆成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计划提出支持整车企业在飞行汽车研发、自动驾驶训练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并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实施重大专项项目,推动产业创新。目标到2027年建成5个市级创新综合体,突破50项以上核心技术,打造50个核心软件产品,实现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升20个百分点,集聚1000家相关企业,营收达7000亿元。同时,重庆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强化检测维保及出口服务能力,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
原文链接
5月27日,东风纳米旗下“国民智趣纯电SUV”东风纳米06在武汉上市,限时先享价7.99万-10.99万元。东风纳米06提供多项权益,如电动尾门、全景天幕、五项终身免费保障等。该车型基于东风量子架构打造,具备高快领航NOA、记忆泊车辅助等功能,同时配备20余项主动安全配置。动力方面,搭载马赫E电驱,获得“能效之星”认证,电驱效率高达92.7%。此外,东风纳米06还支持3C快充,5分钟可充至100公里续航。东风纳米强调安全与智能化结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常用常新’的用车体验。
原文链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与集成电路制造表现突出,分别增长21.4%和21.3%。'人工智能+'驱动效应显著,带动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同期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样增长10%。此外,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新能源产业成为亮点,4月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38.9%和43.1%。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现,新兴产业正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原文链接
河南近日印发措施推动产业发展,将出台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并于2025年举办全省人工智能大会。同时,计划布局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发布典型应用场景。还将制定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标准,遴选促进中心,建立数据企业培育机制,目标在2025年第二季度认定超100家省级数据企业。
原文链接
19日结束的机器人马拉松再次点燃人形机器人产业热度。尽管外界对人形机器人充满期待,但行业内部声音却较为务实,称其底色仍是传统行业。许多从业者来自扫地机器人或无人机领域,硬件开发多依赖现有技术和团队。一线工程师常感到工作单调、缺乏创新,甚至对行业未来持悲观态度。当前行业面临过度竞争和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类似五年前的新能源汽车‘洗牌期’。与此同时,行业薪资水平显著提升,吸引跨行业人才涌入,尤其在嵌入式、物联网及硬件开发等领域岗位需求旺盛。然而,能否成为下一代工业革命的突破口仍需观察。
原文链接
近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价格战转向AI智能化竞争。吉利、理想汽车等相继推出自动驾驶新技术,如理想MindVLA大模型,可实现多维度智能响应。广汽ADiGO智驾系统升级至6.0版本,特斯拉也在提升Cortex算力中心能力。智能驾驶正成新能源车新竞争点,不仅提升用户体验,也推动技术普惠化,比亚迪已将高阶智驾引入10万元级市场。未来,智能驾驶将是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市场拓展。
原文链接
近日,哈啰出行旗下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广州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于7日被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披露,法定代表人为彭照坤,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小微型客车租赁、二手车经纪、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及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哈啰出行的子公司上海钧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此消息来自《科创板日报》,进一步展现了哈啰出行在智能交通和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扩展。
原文链接
3月2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透露,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部门协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技术攻关,包括动力电池、车用芯片、整车设计等关键技术;二是加速自动驾驶产业化,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完善法规标准;三是稳定扩大汽车消费,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方案,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和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四是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利用AI赋能研发、生产等环节;五是深化行业管理改革,优化准入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19日报道,北汽新能源与优必选达成合作,计划共同打造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示范产线。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引入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提升生产效率。目前,Walker S1已在北汽与华为联合打造的享界超级工厂内投入使用,在总装车间承担仪表线物料检测任务,其智能化检测准确率高达99%。此项目体现了智能制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创新应用,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行业参考价值。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