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22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因数据中心扩张及云计算从AI训练转向推理,大容量存储需求激增,推动NAND闪存市场复苏。三星电子位于平泽的主要NAND工厂扩大运营,其第八代(V8)NAND生产线的利用率在第三季度环比提升超10%,达约80%。(ZDNet)
原文链接
近期,全球存储芯片市场释放积极信号,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巨头宣布提价,DRAM涨幅达15%~30%,NAND上调5%~10%,部分产品暂停报价。市场端DDR4内存半年涨幅超200%,HDD、SSD等因AI需求供不应求。资本市场反响热烈,美光近一个月股价涨60%,铠侠、闪迪涨幅超100%。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AI驱动下存储行业供需失衡加剧,预计开启数年‘超级周期’,2027年市场规模或达3000亿美元。当前,AI服务器存储需求激增,HBM价格暴涨500%,厂商加速高端产能倾斜与技术突破,国产替代窗口扩大。不过,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风险为周期增添了不确定性,行业最终走向将由技术突破、需求持久力与供应链博弈共同决定。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5日,多家PCB龙头企业加速扩产布局。沪电股份9月披露43亿元高端PCB扩产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试产;胜宏科技同月完成19亿元定增,投向越南和泰国的高端PCB项目。据统计,自7月25日以来,已有8家PCB厂商公布融资扩产计划,总投资额最高达80亿元(鹏鼎控股)。AI需求是主要驱动力,但实际落地仍存不确定性。此外,随着高端PCB需求增长,相关设备及材料(如电镀设备、铜箔、树脂等)市场预计显著受益。Prismark预测HDI市场至2029年将达170亿美元,PCB专用设备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7日,据DigiTimes报道,受强劲AI需求推动,2025年第四季度NAND与DRAM合约价预计大涨15%-20%,打破传统年末降价趋势。云服务提供商因HDD短缺转向高容量SSD,三星V9 NAND等高端产品接近售罄。供应链预计价格涨幅将持续至2026年一季度,部分厂商已提出10月涨价10%的要求,现货市场DRAM涨幅可能更显著。尽管消费者购买力未显著提升,但大型云厂商订单增加,推动存储市场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复苏。群联电子8月营收达59.34亿新台币,利润同比增长49倍,反映行业回暖趋势。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5日,AI需求激增导致存储产品严重缺货,特别是Nearline HDD交期延长至52周以上,云计算服务商面临储存缺口。HDD因低成本优势是冷数据存储主流方案,但全球制造商未扩产线,无法满足突发需求。替代品SSD受关注,预计QLC SSD出货将在2026年爆发性增长,但成本高企或推动价格博弈,2025年第四季Enterprise SSD合约价可能上涨5%-10%。此外,SK海力士、三星等巨头布局下一代存储技术,美光暂停报价并预计NAND闪存涨价高达30%,存储行业进入全面涨价行情。分析师认为,全球AI资本开支持续加码,国产企业级存储厂商有望受益于需求增长。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21日,东吴证券研报指出,AI需求推动设备供应链发展,先进制程扩产加速。此前训练卡主要由英伟达供应,依赖台积电的3D堆叠等先进工艺;而推理卡在国产12nm工艺平台上展现性价比,天数智芯、沐曦等企业正将推理卡移植至国产供应链,如盛合晶微、中芯国际,带动国产先进封装等领域受益。预计2025年国内先进逻辑扩产超预期,存储技术迭代周期临近,明年或迎来新项目落地潮。
原文链接
全球光刻机龙头阿斯麦(ASML)于7月16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销售额达76.9亿欧元,超市场预期的75.4亿欧元;订单额为55.4亿欧元,环比增长41%,其中包括20亿欧元的EUV光刻机订单。公司净利润为22.9亿欧元,毛利率达53.7%,均高于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高利润升级业务和一次性成本降低。阿斯麦预计第三季度销售额在74亿至79亿欧元之间,毛利率为50%-52%。CEO克里斯托夫•富凯指出,AI推动了先进制程芯片需求,EUV光刻机需求强劲,预计2026年客户AI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不过,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是挑战。目前,阿斯麦市值达3237亿美元,股价创4月以来新高至826.56美元/股。
原文链接
7月14日,摩根士丹利将大中华地区半导体行业的评级从“与大盘一致”上调至“有吸引力”。该机构指出,随着关税、外汇等宏观因素逐渐被市场消化,AI需求持续强劲,为行业带来增长动力。同时,大中华区半导体行业的估值有望逐步追赶美国同行,显示出投资潜力。这一调整反映了市场对区域内半导体行业的信心回升,突显了AI技术发展对产业的推动作用。
原文链接
7月7日,花旗银行将英伟达目标股价上调至190美元,预计较上周四收盘价有15%上涨空间,看好主权国家对AI基础设施需求激增。分析师指出,2025年主权AI需求或贡献数十亿美元营收,2026年进一步扩大。英伟达在国家级AI系统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其Blackwell GB200芯片成AI集群主力,供应链瓶颈缓解推动部署加速。花旗上调2028年AI计算市场总可寻址市场(TAM)预期至5630亿美元,网络设备市场TAM增至1190亿美元。预计英伟达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销售将持续增长,毛利率年底稳定在75%左右。但需警惕美国可能恢复芯片出口限制的风险。
原文链接
2025年5月20日,万国数据发布Q1财报显示,净收入27.2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调整后EBITDA达13.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6.1%,创两年新高。财报指出,AI需求是关键驱动力,本季获一笔152MW的AI相关超大规模订单,覆盖两座一线城市数据中心。截至Q1,万国数据新增签约面积41,256平方米,总签约及预签约面积达649,561平方米。数据中心使用率升至75.7%,同比增长14.6%。此外,万国数据完成国内首单数据中心ABS交易,推动行业融资创新。国际业务亦有突破,新增70MW签约容量,首次进入欧洲市场,在芬兰落子首个数据中心项目,并与客户签约,预计全年预签约容量将超750MW,提前达成三年1GW目标。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