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20台人形机器人与1.2万选手同场竞技,最终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夺冠,打破了世界纪录。该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全程21公里无遥控,依靠无线领航技术和全新算法完成比赛。天工Ultra采用一体化关节、整机热管理系统及刚柔耦合腿部结构,解决了大尺寸带来的技术难题。其‘大小脑’协同智能控制系统提升了感知与平衡能力,使其能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全尺寸设计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实现通用化的必要条件,适应现实世界设施与场景需求。本次比赛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技术迈向商业化量产的重要一步,预示着2025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原文链接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赛,2000名人形机器人与人类选手同场竞技。参赛机器人来自多家企业和高校科研团队,其中松延动力的N2每日进行高强度训练,优化硬件与算法,采取多机作战策略以应对碰撞风险。灵宝机器人CASBOT SE则通过脚垫加厚及姿态调整,适应户外复杂地形。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展现灵活步态与高效运动控制,强调软硬件协同与关节散热技术。赛事起点设于南海子公园,途经多处地标,终点位于国家信创园。这场赛事不仅是技术挑战,也是未来人机共融社会的展示窗口,或将推动物流、医疗等领域变革。
原文链接
标题:人形机器人的三种死法
这两年,人形机器人迅速走出实验室,成为科技巨头和新贵争相追逐的焦点。它被视为继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个“颠覆性产品”。国内外企业大致分为三类:优必选、宇树等初创企业,谷歌、小米等科技巨头,以及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资本也纷纷涌入,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本...
原文链接
【即时更新】8月5日,科技巨头OpenAI承认正在研发一种针对其人工智能生成文本ChatGPT的水印技术。这一工具旨在精确识别由ChatGPT创作的内容,但OpenAI指出,该项技术仍面临多重挑战。通过在文本中添加不可见水印,OpenAI计划让检测工具仅能识别来自ChatGPT的文本,而不会误伤其他来源。然而,面对翻译、重写或特殊字符插入等篡改行为,水印技术的效果可能减弱。此外,该技术可能对非英语母语者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面对这些复杂因素及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OpenAI承诺将谨慎推进研究,优先发展适用于视听内容的认证工具。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