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人形机器人的三种死法

这两年,人形机器人迅速走出实验室,成为科技巨头和新贵争相追逐的焦点。它被视为继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个“颠覆性产品”。国内外企业大致分为三类:优必选、宇树等初创企业,谷歌、小米等科技巨头,以及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资本也纷纷涌入,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获超67笔融资,总额超15.2亿美元。

然而,人形机器人爆火的同时也充满争议。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直言,惊艳演示的背后是工程师编写的数千行代码,而非机器理解物理世界。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也因商业化不明朗而退出投资。

人形机器人比前三类产品复杂得多,涉及人工智能、精密机械工程及仿生材料等尖端技术。业内认为,它仍处于早期阶段,真正成熟需经历长期探索。

从机器人近70年发展史看,人形机器人可能面临三种“死法”:伦理困局、技术桎梏、成本壁垒。这些因素曾让行业在短暂火热后陷入低谷。

回顾历史,机器人最初只是工厂里的机械臂,1958年由约瑟夫·恩格尔伯格首次实现商业化。1980年代,日本凭借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政府支持,成为“机器人王国”,占据了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但日本后来因技术滞后和成本高昂逐渐失去领先地位。

如今,人形机器人领域再次升温,美国和中国成为主要角逐者。美国公司在基础模型、芯片等领域更具优势,而中国企业依托完备供应链在硬件上表现突出。尽管如此,技术桎梏与成本壁垒仍是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早期阶段,离真正成熟还需长期努力。这场“技术长征”充满不确定性,是理想与现实的持续碰撞,也是成长与泡沫并存的过程。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6698.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欢迎来到碳基生命的世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跳舞、走秀、踢足球,500 余台机器人参赛
2025-08-14 22:03:01
2.5 亿元,优必选再次斩获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合同
2025-09-03 21:52:58
对话逐际动力张巍:造机器人很容易,关键是用起来
2025-08-28 13:21:03
人形机器人撕掉“花瓶”标签还要多久?
2025-08-11 07:58:29
机构:2028年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有望突破4800万美元
2025-08-26 15:49:40
WAIC2025:AI 肯定继续成长,避免变成“终极反派”是人类难题
2025-07-27 17:00:15
百亿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启动 首期50亿落地 要投“大、小脑+肢体”
2025-07-30 18:52:09
国地中心首批开放基金签约
2025-07-28 20:20:12
人形机器人再现亿元级订单!ToB市场爆发 大模型创新或成关键胜负手
2025-09-04 10:01:21
宇树科技王兴兴:我也经常偷懒,很多代码都是让 AI 帮忙写好
2025-07-27 15:59:46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2025-08-10 20:50:09
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落幕:宇树科技创造记录摘得四枚金牌,最好速度成绩为 4.78m/s
2025-08-19 17:03:15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启用
2025-08-01 14:05:16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