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8月22日,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多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或预告,显示基础算力设施建设和AI相关投资成主要驱动力。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合伙人詹军豪表示,AI应用普及带动算力需求爆发,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他指出,服务器、光模块、数据中心等环节受益于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的增加,订单与业绩有望持续显著增长。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9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接受媒体群访,探讨了机器人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他指出,当前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关注度高,但竞争激烈,企业需专注产品优化和战略布局,提前布局AI及硬件领域。宇树科技今年推出新款人形机器人R1,售价从9.9万降至3.99万元,以降低使用门槛并推动生态建设。王兴兴预测,未来2~3年内可能实现技术突破,机器人或将免费使用并通过税收贡献社会价值。他还提到,宇树的四足机器人占据全球60%-70%市场份额,并计划通过表演和娱乐场景逐步推进商业化落地。公司正筹备上市,视其为迈向成熟管理的重要阶段,同时强调全球化市场布局和技术创新仍是核心目标。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香港交易所迎来机器人企业上市潮,极智嘉募资27亿港元创H股IPO纪录,随后9家公司递交申请。数据显示,这些企业研发费用率超28%,普遍“增收不增利”。上游稀土巨头北方稀土受益于供需失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0倍,市值半月飙升50%。腰部企业如云迹科技、极智嘉等虽营收增长,却因高研发投入持续亏损,急需资金支持。港交所“18C章”政策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打开融资窗口,募资主要用于研发与产品迭代。行业预计,随着特斯拉Optimus等人形机器人量产及规模化降本,头部企业或率先实现盈利临界点。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8日,宇树科技签署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拟冲刺A股,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公司创始人王兴兴持股34.7630%,估值已超百亿元。近期,宇树与智元机器人共同中标中移(杭州)1.2亿元人形双足机器人项目,其中宇树负责小尺寸机器人部分。宇树采取ToB和ToC并行策略,2024年其机器狗销量占全球市场近70%,春晚亮相后产品迅速售罄,黄牛价炒至88万元。创始人透露公司年度营收达‘十来亿元’,连续五年盈利。宇树自2016年成立以来获多家巨头投资,包括腾讯、阿里、中国移动等,但早期融资曾因创始人背景不被看好,仅获个人投资者支持。
原文链接
7月18日,据财联社报道,宇树科技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的辅导备案报告,宇树科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其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这一进展标志着宇树科技迈向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引发市场关注。
原文链接
7月16日,据财联社报道,接近MiniMax(上海稀宇科技)的知情人士透露,这家大模型独角兽公司即将完成近3亿美元新融资,估值将超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8亿元)。同时,MiniMax正寻求在A股上市。这一进展表明公司在快速发展的AI行业中持续获得资本青睐,并为未来进一步拓展市场和技术研发奠定基础。(每经)
原文链接
7月11日,据新浪科技报道,接近智谱IPO的知情人士透露,智谱正同时筹备港股和A股上市工作,其中A股上市概率较高。知情人士指出,今年智谱已获多地国资注资,最近一次融资为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参投的10亿元战略融资,这进一步提升了其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截至目前,智谱方面尚未对此消息作出回应。
原文链接
7月9日,智元机器人否认拟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为借壳上市。据公告,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完成交易,总价约21亿元,交易完成后将成为上纬新材绝对控股股东。智元机器人表示,此次行动仅为收购控股权,不构成借壳上市。上纬新材称现有部分业务应用于机器人领域,具体协同方案将在整合后公布。此外,智元机器人预计于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刷新行业记录。
原文链接
7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新举措,聚焦全生命周期监管优化。公告提出研究在用高端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管理,要求使用单位定期维护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设备,保障临床质量。同时支持注册人开展上市后循证研究,细化不良事件类型与报告规范,提升监测数据利用效率。计划以心血管植入类高风险器械为试点,探索主动监测框架与数据库建设,并指导注册人采用新工具进行信号挖掘。此外,将加强地方高端医疗器械检验监测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验与监测能力,确保产品安全可靠性。
原文链接
中国AI GPU芯片企业壁仞科技近日获得约15亿元融资,投前估值达140亿元,并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赴港交所上市,最快可能在8月。此次融资由两家国资背景机构领投,包括广东和上海的国资基金。壁仞科技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研发通用计算体系和智能芯片,其首款国产高端GPU已量产落地。尽管面临美国出口管制限制,壁仞科技仍积极拓展市场,并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不过,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营收仅4亿元。赴港上市或有助于其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