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芬兰阿尔托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名为“survivalFM”的新型人工智能工具,可更精准预测个体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肝脏疾病等常见疾病的风险。该工具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综合分析多种风险因素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比传统模型更准确和个性化的健康风险评估。这一创新为医疗健康领域提供了新手段,有助于提升疾病预防和管理的效率。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MIT发布报告《The GenAI Divide: State of AI in Business 2025》指出,尽管95%的企业AI试点项目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AI技术的失败。报告显示,90%的员工私下使用个人AI工具(如ChatGPT)完成工作,推动了史上最快的技术普及浪潮。企业级AI工具因僵化、脱离实际需求而被抛弃,消费级AI工具则因灵活性和适应性大获成功。此外,摩根士丹利预测,AI将为标普500公司每年节省9200亿美元成本,约等于总薪酬的41%。专家建议,企业应停止自研AI,转向与供应商合作,并学习员工如何高效利用AI工具,以实现生产力提升和成本优化。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在科隆国际游戏展同期举办的Devcom开发者大会上,腾讯游戏首次发布专业游戏AI大模型VISVISE,覆盖游戏美术开发全流程,大幅提升效率。其MotionBlink工具可将动画制作时间从数天缩短至秒级,效率最高提升8倍,并在《和平精英》等知名游戏中应用。VISVISE包含动画制作、模型制作、数字资产管理、智能NPC四大管线,解决3D建模和动画制作中的繁琐问题,如自动蒙皮和关键帧补全。腾讯自2016年起探索AI技术,VISVISE于2024年正式整合推出,目前已被近百款游戏使用。腾讯财报显示,AI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助力头部产品平台化演进。未来,智能NPC成为突破重点,目标是让NPC更“理解”虚拟世界。
原文链接
8月25日,Coinbase CEO布赖恩・阿姆斯特朗透露,公司已解雇多名拒绝学习使用AI工具的工程师。此前,公司为所有工程师购买了GitHub Copilot和Cursor企业版许可,并要求员工一周内开始使用AI工具。阿姆斯特朗承认做法‘过于强硬’,但强调使用AI‘不是选择题’,目标是在本季度结束前实现一半代码由AI生成。类似举措也在多邻国、微软和雅虎日本等公司推行,部分企业甚至将AI使用纳入绩效考核。然而,研究显示AI并不总能提升效率,有经验开发者使用AI时速度可能下降19%,亚马逊员工也抱怨其扼杀创造力。
原文链接
别再被AI写作绑架了
在AI工具泛滥的今天,许多人尝试用AI写故事、编脚本或润色文案。然而,对于需要长期写作的人来说,完全依赖AI未必是最佳选择。AI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逻辑问题或“上下文幻觉”,而一套贴合个人习惯的工具组合,往往更实用,且不一定要包含AI。
“混搭式”写作流程
构思阶段:Gemi...
原文链接
AI不会让你成为10倍工程师
工程师科尔顿·沃奇因社交媒体上“不会用AI就会落后”的观点陷入焦虑,但经过测试多种AI开发工具后,他发现这些工具并非万能。AI擅长生成样板代码和简单脚本,但在处理大型代码库时表现不佳,容易出现上下文理解错误、虚构代码甚至引发安全漏洞等问题。他认为,AI需要工程师引导...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工程师科尔顿・沃奇通过实测Claude Code、Cursor等AI工具,反驳了‘AI提升10倍生产力’的说法。他指出,AI在写样板代码和简单脚本时效率较高,但在理解大型代码库上下文或修复复杂问题时常出错,甚至虚构代码导致安全漏洞。他认为,AI只是辅助工具,仍需工程师引导,且软件开发涉及的多环节(如代码审查、产品设计)难以全面提速。此外,工作核心更多在于阅读与思考,而非单纯敲代码。沃奇提醒同行勿被‘AI取代论’裹挟,并呼吁管理者摒弃‘10倍效率’幻想,信任工程师的专业判断。这位曾创立教育类AI工具公司Mimir的工程师,分享了自己的理性视角,鼓励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原文链接
8月2日,Stack Overflow发布了一项针对49000名开发者的调查报告,显示AI工具在编程中的渗透率高达五分之四,但开发者对其信任度却从40%下降至29%。调查显示,尽管AI提升了效率,但其生成代码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不稳定,隐藏漏洞和复杂bug频发,修复耗时较长。初级开发者尤其容易过度依赖AI,导致问题加剧。部分开发者在遇到AI引发的问题后,重新回归Stack Overflow寻求帮助。此外,管理层大力推广AI应用,但开发者仍需更明智地使用这些工具。AI模型基于模式生成代码的局限性使其不确定性难以消除,但开发者仍在继续使用以应对工作需求。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1日,OpenAI教育主管Leah Belsky在官方播客中回应了‘ChatGPT用多了会变傻’的争议。她强调AI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若仅依赖其提供答案可能阻碍学习,但合理使用可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OpenAI推出了‘学习模式’,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计划将AI打造成提升人类潜能的导师。此外,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从课堂外延伸至课堂内,许多学校和教师开始接受并优化其使用方式,例如调整作业形式或提供AI辅助选项。未来,教育可能呈现AI负责标准化教学、人类教师专注情商与道德指导的混合模式。网友们期待GPT-5的发布。
原文链接
OpenAI教育主管Leah Belsky在近期播客中回应了关于‘ChatGPT用多了会变傻’的争议,强调AI本质上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她指出,若仅将AI当作‘答案机器’,会阻碍学习;但若用于拓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则能促进学习。为改善学习体验,OpenAI推出‘学习模式’,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非直接提供答案。此外,AI在教育领域的转型作用显著,尤其在课堂外为资源匮乏的学生提供了支持。全球多国教育部正积极与OpenAI合作,将AI作为教育核心基础设施部署。未来教育或呈现AI辅导标准化内容、人类教师专注情商与道德指导的混合模式。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