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8月13日,据《金融时报》报道,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山姆・奥尔特曼正支持一家名为Merge Labs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对标马斯克的Neuralink。Merge Labs最新估值达8.5亿美元,资金主要来自OpenAI风投团队。奥尔特曼不仅推动投资,还与Worldcoin负责人共同启动该项目,并担任Merge Labs联合创始人,但不参与日常运营。该公司致力于开发实用性更强的脑机接口技术,目标是实现“人类与机器人结合”。Merge Labs计划再筹集2.5亿美元,谈判尚处早期阶段。此前,奥尔特曼曾投资Neuralink,而他与马斯克因意见不合分道扬镳后,两人在AI领域持续竞争。Neuralink今年初以90亿美元估值完成6.5亿美元融资,自称行业领先。
原文链接
7月26日,Neuralink与加州及西班牙研究机构合作,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了一项关于AI仿生眼的临床试验,由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赞助。该设备旨在帮助视障人士实现人脸识别、导航和阅读功能。Neuralink计划到2030年推出Blindsight盲视芯片,每年手术量达1万例,收入超5亿美元。公司预计2026年实现黑白轮廓感知,并逐步融合VR/AR技术。此外,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如渐冻症患者通过AI模型恢复对话能力,外骨骼设备辅助瘫痪患者行走。麦肯锡预测,2030年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市场规模将达400亿美元,2040年增至1450亿美元。
原文链接
7月26日,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宣布与加州及西班牙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一项关于视觉假体的临床试验。该消息于7月下旬在政府医学研究网站ClinicalTrials上披露,研究由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赞助,目标是开发智能仿生眼,解决盲人视觉恢复的关键问题。研究人员称,这种设备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盲人识别人脸、导航户外环境以及阅读等。这一进展标志着Neuralink在脑机接口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并为视觉障碍人群带来新希望。
原文链接
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计划到2031年实现年收入10亿美元,预计为2万人植入芯片。文件显示,未来六年内将运营五家大型诊所,推出三种设备:用于大脑交流的“心灵感应”、恢复视力的“盲视”和治疗震颤的“深度”。预计2029年“心灵感应”获监管批准,手术量达2000例;2030年“盲视”手术量扩大至10000例,收入超5亿美元。截至目前,Neuralink已完成9例人体手术,主要用于治疗ALS和颈脊髓损伤,患者可通过意念控制外部设备。2023年获FDA批准启动试验,2024年完成首例植入手术,近期实现一天两例手术里程碑。公司估值达90亿美元,已筹集13亿美元。尽管马斯克以“画大饼”著称,但Neuralink近年取得显著进展,行业仍需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原文链接
当地时间周一,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宣布在一天内完成两例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创下新里程碑。8号和9号患者在刚过去的周末接受植入,术后恢复良好。Neuralink表示,这项技术未来有望帮助数百万人改善生活,例如让瘫痪者重新行走或痴呆患者恢复认知能力。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9例人体手术,计划2025年完成20至30例。今年5月,Neuralink的设备获FDA“突破性医疗设备”认证,用于帮助语言障碍患者恢复交流能力,并在最新融资后估值达90亿美元。脑机接口技术正被应用于ALS、脊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未来可能解决焦虑、抑郁等问题。
原文链接
2024年夏,Neuralink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让瘫痪患者Noland用意念操控游戏,中国南开大学和中科院也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南开大学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中科院实现侵入式设备控制精度接近普通人水平。Neuralink计划未来推出‘Blindsight’和‘Deep’系统,目标构建全脑接口。中国脑机接口领域融资规模超10亿元,技术路线多样化。脑机接口不仅恢复患者功能,还可能治疗精神疾病、增强认知能力,但技术与伦理挑战仍待解决。
原文链接
2025年6月27日,马斯克的Neuralink团队在发布会上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进展。目前已有7名受试者,包括4名脊髓损伤患者和3名ALS患者,平均每周使用设备约50小时。通过‘心灵感应’产品,受试者能用意念控制游戏和机械臂。Neuralink计划到2026年实现盲人低分辨率视觉恢复,并在2028年实现与AI深度融合。此外,团队还发布了第二代手术机器人,提升植入效率。全球脑机接口市场预计到2034年将达124亿美元,各国正加快布局该领域。
原文链接
马斯克于近日发布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宣布全球已有七人成功植入设备,实现通过意念控制机械臂、玩游戏甚至操控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Neuralink的目标是打造全脑接口,提升人类与AI的交互带宽,最终让人类意识与AI意志相匹配。2026年将尝试帮助盲人恢复视力,2028年或实现全人类与AI互联。发布会展示了N1植入体和手术机器人的突破性进展,未来三年计划包括增加电极数量、扩展大脑连接区域,并开发多种产品解决神经疾病问题。
原文链接
我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标志着全球第二个国家进入此阶段。试验中,一位因意外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37岁男子通过意念控制完成了多项操作,包括五子棋游戏和发短信。该研究由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其神经电极全球尺寸最小、柔性最强,植入体仅为硬币大小,电极柔韧性超头发丝1/100,是Neuralink产品的1/2。团队采用半导体加工工艺,确保设备使用寿命达5年,并通过优化算法实现毫秒级实时在线解码。此前,猕猴实验已验证设备升级换代的可行性。未来,该技术有望改善瘫痪、截肢等患者的生存质量。
原文链接
Neuralink最新“黑科技”:脑机接口让猴子“看见”不存在的物体
Neuralink的工程师宣布,公司通过脑机接口设备让猴子“看到”现实中不存在的物体,向“帮助盲人恢复视力”的目标迈进了一步。在近日的会议中,工程师Joseph O'Doherty介绍了名为“Blindsight”的设备,它通...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