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8月,OpenAI推出GPT-5模型,具备更强的编码、创意写作及复杂推理能力,CEO称其为“重大升级”。我国数字经济正从“互联网+”迈向“人工智能+”,政策支持加速AI行业应用落地。中航证券认为,2025年是AI Agent平台化元年,技术与商业价值同步提升,建议关注大模型开发及应用场景企业。相关上市公司中,酷特智能与华为合作推进AI项目;彩讯股份自主研发“彩讯AIBox平台”,深度融合多业务场景。
原文链接
8月1日,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蒋毅表示,当前正处于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社会各界需求强烈。下一步,发改委将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注重市场化方向与务实管用,促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我国将发挥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加速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普及与深度融合,形成创新与应用的良性循环。同时,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大政策支持,夯实算力、算法、数据等基础,构建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助力技术落地与产业发展。
原文链接
标题:一次美国自驾,看清中美AI的差异性
2025年7月,我和好友吕伟胜在美国自驾4000多公里,穿越8个州、15个城市,深入体验了美国的文化、科技与社会现状。从洛杉矶到芝加哥、底特律等地,这趟旅程不仅放松身心,更因关于AI的对话和观察,变成了一场深度对比中美AI发展的“田野调查”。
我深刻...
原文链接
7月31日,华泰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基于WAIC 2025调研,AI大模型产业链进入新阶段。报告称,行业正由Token增长驱动,AI Agent在办公、医疗、金融等垂直场景应用显著丰富,落地机会值得关注。服务器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厂商聚焦大模型后训练与推理服务,技术迭代带来重估机遇。此外,生成式AI发展呈现2B领先2C、应用优于终端的特征,B端商业化进展快于C端消费级产品。DeepSeek发布后,中美AI产业链从平行发展转向竞合,国内外厂商良性竞争推动行业进步。
原文链接
近日,独立数据库厂商OceanBase宣布其云数据库产品OB Cloud已全面支持AI能力部署,并实现数十家企业在电商、物流、教育等行业的AI应用落地。OB Cloud可处理十亿级多类型向量数据,提供一体化架构,支持事务处理、实时分析与AI工作负载,无需引入额外技术栈。企业通过OB Cloud实现了从0到1的AI应用落地,如智能问答、推荐系统和数据智能分析等。该平台具备多云原生特性,覆盖全球多个区域,支持跨云容灾与分钟级故障切换,助力企业高效、合规地开展AI业务。
原文链接
美的计划于5月将其自研的类人形机器人送入湖北荆州的洗衣机工厂,执行机器运维、设备检测和搬运等工作。下半年,这些机器人将进驻线下门店,负责商业导览和咖啡制作等任务。美的中央研究院智能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奚伟称,今年重点是迭代全人形及类人形机器人,解决电池续航、数据采集与仿真、关节轻量化等问题。他预计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需3-5年。此外,美的正推进家电机器人化,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入空调、洗地机等产品,并探索扫地机与机械臂的融合创新。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指出,推出人形机器人整机并非难事,但要实现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应用仍具挑战。
原文链接
我对当前AI市场和2025年发展持乐观态度。2023年AI兴起,许多互联网企业和投资者涌入,但2024年上半年市场低迷,大模型公司热度下降。9月后市场复苏,高估值初创企业涌现,AI硬件和消费电子投资增加。具身智能成为2024年的关键词,而2025年的关键词将是应用落地。
2023年,大模型逐渐成为基...
原文链接
2024年生成式AI行业迎来变革与突破,技术创新聚焦于MoE混合专家架构和强化学习,小模型垂直化发展。多模态融合使大模型应用扩展至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AI落地形态多样化,从文本对话到具身智能,企业竞争加剧形成三大阵营。尽管投融资热度略有下降,但xAI、智谱AI等企业仍获高额融资,投资方向向应用领域和硬件设备延伸。展望2025年,AI大模型预测行业将持续进化,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展。
原文链接
近期,大模型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中关村科金总裁喻友平和OpenAI前研究员Kenneth Stanley讨论了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及挑战。大模型已在编程、创意生成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面临幻觉、创造性错觉等技术限制。例如,大模型能生成音乐和图像,但仍需人工监督以避免错误。在客户服务领域,虽然大模型提升了效率,但仍需解决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对于低技能工作,如编程,大模型可能会取代部分工作,但人类仍将在决策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数据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如法律、医疗、教育,将是大模型应用的重点领域。尽管国内外在应用模式上存在差异,但大模型的全面落地仍需克服技术、安全和市场接受度等挑战。
原文链接
2024年,是大模型走向应用的关键之年。由Transformer技术引发的大模型浪潮,虽曾迅速席卷全球科技行业,但随着热度下降,大模型也面临着落地应用的挑战。
AI行业深知,脱离应用的技术难以持久。“卖铲人”神话或AI狂潮,若无法落地应用,终将破灭。在海外市场,各种大模型驱动的AI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