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9月1日,在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产业大会与吴文俊人工智能创新大会上,行业专家指出,机器人产业虽订单增多,但规模化应用仍有限。工业场景因封闭环境和成本可控,成为落地首选,但客户重视ROI,单价与稳定性是关键。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认为,借助云边端协同技术可推动‘中国模式’输出为自动化工厂。然而,工业客户要求设备成本在1.5年内回收,且对误操作容忍度低。微亿智造CEO张志琦强调,机器人渗透率低并非买不起,而是用不起,软硬件需协同优化。此外,养老护理、教育等民生领域需求巨大,但‘数据鸿沟’仍是瓶颈。中国联通范济安表示,随着算力成本下降,机器人硬件成本正快速降低,柔性化生产成未来目标。
原文链接
8月28日下午,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联合招商局港口集团、中集海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企业,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上,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此次发布涵盖60项场景清单,涉及海洋执法、深海资源开发、港口航运、海洋高端装备、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覆盖海洋业务、产业及公共服务三大类。活动聚焦AI技术赋能海洋经济,助力深圳打造智能化海洋产业生态。(财联社)
原文链接
2025年,DeepSeek R2的发布备受期待,但因CEO梁文锋对其表现不满意而迟迟未上线。此前,DeepSeek曾在今年初引爆AI圈,日活跃用户数在2月突破3000万,但自4月起流量下滑,6月月活降至1629.5万,用户流向百度、豆包等竞品。与此同时,OpenAI本月发布的GPT-5性能未达预期,CEO萨姆・奥尔特曼坦言AI市场存在泡沫。当前,AI行业正从技术竞赛转向应用生态布局,OpenAI计划推出消费级应用及硬件,国内企业如阶跃星辰则聚焦垂直领域合作。如何实现技术商业化成为关键议题,DeepSeek R2的到来或成焦点。
原文链接
8月8日,ChatGPT-5上线,但反响平平,AI产业正面临‘技术供给过剩而需求未涌现’的尴尬期。全球AI专利申请中国占比超40%,但商业化率仅15%。专家指出,AI竞争已从‘实验室参数竞赛’转向‘场景渗透效率竞赛’。腾讯、阿里等中国科技企业通过国民级应用场景推动AI落地,例如医疗AI将县域医院肺癌筛查准确率提升至90%,工业AI使工厂良品率升至95%。腾讯依托微信等超级场景,构建开放生态,截至2025年7月,接入其AI能力的企业超10万家。全球AI竞赛下半场的关键在于技术如何深入普通人生活,中国企业以‘场景反哺技术’走出差异化路径,用普惠创新催化下一个技术纪元。
原文链接
全球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明日(8月14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赛事持续至17日。宇树、天工、星海图等多家知名企业和高校确认参赛,参赛队伍达280支,包括来自美国、德国等15个国家的国际团队。比赛项目涵盖跑步、跳高、足球等传统体育竞技,以及酒店清洁、工厂搬运、医院分拣等实际应用场景。值得关注的是,百米“飞人”大战将吸引90支队伍角逐,同时还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为应对挑战,部分机器人已进行专项升级,如合肥某机构优化了视觉方案以提升药板分装效率。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世界经济论坛官网报道了智能机器人的八大应用场景,展现其助力人类的多样化能力。庞贝古城中,机器狗“点点”执行巡逻任务,监测结构隐患并打击盗墓活动。哈佛大学研发的机械夹持器可变形抓取,为月球设备维修提供新方案。护理领域,苏格兰的机器人助手帮助特殊群体和照护者提升生活质量。工业场景中,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展示精准投掷工具的能力。救援方面,清华大学的微型机器人与麻省理工的“藤蔓机器人”成为灾害现场多面手。荷兰Sewer公司开发的管道机器人清理下水道堵塞问题。英国BladeBUG公司的六足机器人维护风电机组,节省成本。农业领域,SharpShooter机器人减少农药使用,草莓采摘机器人提升采收效率。
原文链接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吸引3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1500余款机器人产品。展会呈现多样化展演,如搏击、跳舞、叠衣服等,但行业仍面临刚需场景不足的挑战。傲鲨智能推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魔法原子展示多场景机器人家族。今年厂商敢于公开价格,从100万到3.85万元不等,产业链成熟推动成本下降。各地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始探索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零部件企业表现稳健,绿的谐波等公司订单增长显著。展会吸引大量小学生参观,体现机器人教育普及趋势。京东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发力渠道与技术赋能,构建机器人产业链平台地位。
原文链接
8月,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300余家参展方展出超1500款机器人产品。展会呈现多样化的机器人表演,但行业仍面临刚需场景不足的挑战。初创公司如傲鲨智能推出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探索实际落地场景。同时,机器人价格逐渐透明化,从工业到消费级梯度下降,部分厂商将价格压至3.85万元。各地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始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产业链上游企业因核心零部件需求稳定,展现出更强的商业韧性。展会吸引了大量低龄观众,机器人教育逐步普及,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京东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渠道与技术赋能,布局机器人产业平台化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8日,具身智能领域正迎来产业资本的密集布局。京东近期战略领投帕西尼等6家企业,覆盖整机到零部件环节;美团自2024年初以来已投资8个机器人项目,包括宇树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吉利等制造业巨头也通过股权投资或自研方式入局。业内人士指出,具身智能优先落地场景包括快递物流、工厂巡检等,吸引平台企业加速布局。京东强调其投资为战略性长期投入,注重生态协同。同时,创业公司更青睐能提供真实场景和资源协同的产业资本,而非纯财务投资的VC机构。尽管行业存在技术重复与估值泡沫等问题,但具身智能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落地过渡,各大厂商聚焦量产与交付能力,智平方等企业已签约数百台订单并计划扩产。
原文链接
8月6日,百度智能云在“AI Day”开放日活动上推出全球首批AI数字员工,融合大模型、数字人技术及行业经验,实现“开箱即用”。这些数字员工覆盖营销经理、还款助理、汽车销售等岗位,具备“懂业务、给结果、可进化”三大能力,落地即可赋能垂直场景并持续提升技能。百度副总裁阮瑜表示,大模型能力正快速迭代,数字员工作为新型“劳作者”,将推动企业生产力变革。今年,百度智能云将重点拓展教育、汽车、金融、快消四大行业场景,打造高校招生顾问、4S店销售专员等典型应用,并将使用门槛降至万元级,提供低门槛、高适配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