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22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因数据中心扩张及云计算从AI训练转向推理,大容量存储需求激增,推动NAND闪存市场复苏。三星电子位于平泽的主要NAND工厂扩大运营,其第八代(V8)NAND生产线的利用率在第三季度环比提升超10%,达约80%。(ZDNet)
原文链接
标题:一个原教旨主义产品经理眼中的世界
范皓宇,理想汽车高级副总裁,拥有25年产品和设计经验。他因热爱北京而加入理想,负责产品和用户体验。他认为北京虽有变化,但依然充满活力,承载着历史与多元文化,每年都吸引着怀揣理想的年轻人。
范皓宇提到,过去几年北京的发展放缓,许多人因缺乏安全感选择离开。...
原文链接
10月17日,‘AI教母’李飞飞公布全新世界模型RTFM,由其创办的World Labs开发。该模型可在单块H100 GPU上运行,实时生成交互式3D世界,设计围绕效率、可扩展性和持久性三大原则。团队指出,随着世界模型技术发展,算力需求将远超当前大语言模型,传统架构难以支撑4K+60FPS视频流生成。World Labs认为,降低计算成本的技术将在市场中占优。近期,OpenAI与博通合作,构建多元算力体系以降低成本。尽管RTFM现仅需单GPU运行,但未来更大模型仍将推高算力需求。AI产业发展常伴随‘杰文斯悖论’,技术进步反而增加总资源消耗。此外,World Labs此前发布的Marble模型已能通过图片或文字生成多样化3D世界。目前,国内外多家公司正加速布局世界模型领域,分析师称更便宜的算力将推动复杂模型发展,AI算力需求的‘天花板’将进一步抬升。
原文链接
北京时间10月15日,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75.16亿欧元,略低于预期,但每股收益5.49欧元高于预期。新订单额达54亿欧元,超出市场预期,存储类订单显著增长,受AI资本开支驱动。管理层预计四季度营收92亿至98亿欧元,毛利率51%-53%,全年增速维持15%。不过,2026年中国市场需求将从高基数回落。财报显示,ArFi产品收入占比反超EUV,均价虽小幅下滑但仍处高位。此外,ASML交付了用于先进封装的新设备TWINSCAN XT:260,效率提升4倍。整体表现中规中矩,Q4指引乐观提振信心,但需关注地缘风险及需求变化。
原文链接
10月13日,OpenAI与博通宣布合作,计划2026年推出定制数据中心芯片并部署10吉瓦AI加速器。自2025年起,OpenAI已签署万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涉及英伟达、AMD、甲骨文等公司,但其年营收仅120亿美元,引发资金来源质疑。Sam Altman透露一种新融资机制支持这些合同。此合作被指为‘科技史上最大信任循环’,厂商投资OpenAI,再由其购买芯片,类似互联网泡沫的AI版本。此外,AMD通过股权换订单方式向OpenAI提供6吉瓦芯片,获10%股份,股价两日内上涨超40%。市场对AI热潮持续性存疑,但目前GPU需求和用户会话率仍快速增长,资本继续注入,显示AI浪潮尚处开端。
原文链接
10月15日,国际铜价今年已涨超20%,逼近历史高位,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全球主要铜矿遭遇生产问题,供应担忧加剧;国际铜业研究组织下调全球矿山产量增长预期。新增需求激增,包括人工智能热潮带动的数据中心建设、国防支出上升以及全球电气化进程加速。必和必拓预计到2050年全球铜需求将增长70%。高盛预测,明年起铜价将进入高价区间。资深分析师称铜为“新的石油”,强调其在电气化时代的战略重要性。
原文链接
高盛最新研究显示,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较2023年增长175%,高于此前预测的165%,相当于增加一个“全球前十耗电大国”的电力负荷。分析师指出,AI大模型驱动的数据中心成为“吞电巨兽”,将推动电力行业进入“超级牛市行情”。高盛建议投资者围绕“可靠性—可获得性—效率”三条主线,采用“6P”投资策略布局相关领域。报告发布于10月14日,凸显AI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深远影响。
原文链接
10月14日,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显示,AI推理应用正快速推动实时存取与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促使存储行业加速向大容量产品转型。HDD市场面临供应缺口,NAND Flash供应商积极转进122TB甚至245TB的超大容量Nearline SSD生产,以填补需求空白。这一技术转型缓解了市场对未来需求不确定性的担忧,同时显示出AI发展对存储行业的深远影响。
原文链接
10月13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报告显示,受AI服务器需求推动,八大云端服务业者(CSP)包括谷歌、亚马逊、微软、甲骨文、Meta、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突破4200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这一数字接近2023年与2024年总和。报告指出,企业正加速采购英伟达GPU解决方案及扩建数据中心,并加大自研AI芯片投入。此外,2026年这些企业的资本支出有望进一步增长24%,达到5200亿美元以上,重心从短期盈利转向巩固长期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原文链接
近期,全球存储芯片市场释放积极信号,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巨头宣布提价,DRAM涨幅达15%~30%,NAND上调5%~10%,部分产品暂停报价。市场端DDR4内存半年涨幅超200%,HDD、SSD等因AI需求供不应求。资本市场反响热烈,美光近一个月股价涨60%,铠侠、闪迪涨幅超100%。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AI驱动下存储行业供需失衡加剧,预计开启数年‘超级周期’,2027年市场规模或达3000亿美元。当前,AI服务器存储需求激增,HBM价格暴涨500%,厂商加速高端产能倾斜与技术突破,国产替代窗口扩大。不过,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风险为周期增添了不确定性,行业最终走向将由技术突破、需求持久力与供应链博弈共同决定。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