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8月26日,协同办公领域迎来AI驱动的新一轮竞争。钉钉、飞书和企业微信三大平台密集发布AI相关功能,告别流量争夺转向智能化竞赛。飞书在7月率先推出知识问答、AI会议等成熟功能;企业微信5.0强化与微信生态的连接,新增智能搜索等功能;钉钉8.0则推出钉钉One、AI听记等超10款产品,强调AI原生生态。尽管三者依托阿里、字节、腾讯的生态优势差异化布局,但功能同质化趋势显现,AI表格等领域成为重点竞争方向。目前,赛道已呈“红海”态势,用户增长见顶,盈利压力加大。飞书预计2024年ARR突破3亿美元,企业微信与钉钉也计划实现盈利或盈亏平衡。如何将技术投入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将是未来关键。
原文链接
AI在协同办公领域的应用存在争议,许多人认为其并未显著提升效率或降低成本。虽然AI概念吸引了很多创业公司寻求高估值,但在实际应用中,AI功能往往被当作噱头,而非核心卖点。国内的飞书、钉钉等工具,其主要功能如在线文档、多维表格、打卡签到等,与AI关联不大。
Zoom是一个典型案例,疫情爆发初期,它凭借...
原文链接
飞书和钉钉在AI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钉钉加速布局,先后引入阿里大模型及六家AI厂商,打造开放生态,寻求务实应用;而飞书强调自身在AI行业的渗透,客户包括大模型公司。2024年上半年,钉钉与飞书的差距显现,飞书总裁张楠离职,钉钉宣布底层模型开放。双方聚焦验证客户价值,钉钉生态大会上,强调与AI厂商共创务实场景,尤其是教育和音乐等,同时推出AI搜索以提升效率。大模型商业化仍处于窗口期,投资者和创业者需关注落地场景和成本控制,国产厂商计划在7月发布多模态大模型,合作破解商业化难题是两家公司的关键任务。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