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6月19日,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期间,荣耀CEO李健发表演讲谈及人工智能发展。他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是长期演进过程,当前重点应让AI解决实际问题。李健强调,AI竞争将不再聚焦于参数规模或模型能力,而在于交互体验的优化。他提出AI发展的五个阶段:L1聊天者→L2推理者→L3行动者→L4创新者→L5组织者,并称全球正从L2向L3过渡。同时,他认为AI落地需两大支柱:硬件为核心载体,智能体为入口。然而,AI落地面临三大挑战:场景割裂、性能限制及信任问题。
原文链接
标题:如何一线观摩叮咚买菜、交个朋友等12家企业AI落地实战?
正文:交个朋友通过AI实现60余个直播电商矩阵智能选品,GMV翻倍;叮咚买菜借助AI算法管理400万品类组合,将损耗降至1.5%;物美AI商超样板间实现销售额5倍增长。然而,一些企业正用AI重构业务,多数企业仍徘徊在“观望”与“试错”之...
原文链接
标题:AI落地难题:越“基础”的行业跑得越慢?
人工智能的2C应用快速推进,2024年美国生成式AI渗透率达39.6%。然而,企业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亟需丰富落地场景。国联证券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财报提及AI的数量从2020年的172家增至2023年的超1200家,但占比不足20%。
美国企业AI...
原文链接
5月21日凌晨1点,谷歌I/O开发者大会在美国加州山景城举行。大会聚焦AI技术升级与落地,Gemini 2.5 Pro引入动态推理架构,提升高风险场景决策准确性,其“推理过程可视化”功能增强模型透明度。此外,Deep Think与Flash版本分别优化复杂任务精度与边缘计算效率。AI问答助手Project Astra实现多模态交互,融合视觉、听觉及物理感知。搜索引擎新增“AI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与结构化答案。Project Mariner代理系统升级,可同时处理多任务,助力企业自动化流程。Veo 3和Imagen 4模型推动AIGC向工业化生产转变,SynthID水印技术应对版权挑战。谷歌还发布AR眼镜Project Aura,深化Android生态整合,推出AI Ultra订阅计划,探索盈利新模式。这些举措表明AI正从理论走向千行百业真实场景应用。
原文链接
企业把AI用起来,真的不是接入个DeepSeek就完事了。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企业内部跟上AI时代,不是选个模型就能搞定的。喊口号让大家用AI,结果往往是:模型能力提升了,但员工的工作方式没变,信息依然混乱,效率依旧低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不少企业还在探索AI落地阶段,容易停留在形式上,缺...
原文链接
标题:现实AI如何落地?这些零售消费企业的实践已给出答案
4月28日,由虎嗅及虎嗅智库主办、香港城市大学大力支持的大鲸AI峰会在杭州举办。大会汇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领军者,围绕AI技术,尤其是生成式AI在零售消费领域的变革展开讨论。从美妆快消到生鲜餐饮,从直播电商到时尚鞋服,与会嘉宾深入解析了AI...
原文链接
标题:90%企业折戟AI落地,我们请来成功案例
虎嗅智库12月20日举办的大鲸AI闭门会·GenAI落地案例专场,展示了9个成功案例,涵盖工业和消费领域。这些案例展示了GenAI在生产提效、能源优化、用户体验升级等方面的实操应用。
在工业领域,蘑菇物联的“灵知”AI大模型优化了电子制造厂的能源使用,...
原文链接
12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4亿邦产业互联网峰会上,数十位产业互联网企业决策人、投资机构负责人及行业专家围绕“供应链变革与AI落地”展开深入探讨。清华教授柴跃廷认为产业互联网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强调科技应服务于产业链和供应链升级。亿邦动力董事长表示,新质生产力包括利用中国产业链基础培育产业数字科技和打造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亿邦智库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企业营收增长率相对去年有所下降,但产业互联网出海已成规模,64%的企业已在海外布局。峰会展示了产业带变革、平台化战略及AI技术重塑产业互联网竞争力的案例。例如,阿里巴巴1688将数字供应链确定为三年战略,A股上市公司国联股份将跨境出海定为第三增长曲线。与会嘉宾普遍看好数字供应链与平台经济,认为AI技术将为产业互联网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原文链接
标题:当供应链变革遇上AI浪潮,我们所看到的新质生产力
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变革与AI技术落地实现新质生产力?本文总结了2024亿邦产业互联网峰会上嘉宾分享的观点。
清华教授柴跃廷指出,产业互联网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领域,是数字化新基建应用规模最大的领域。亿邦动力董事长认为,新质生产力...
原文链接
标题:关于“GenAI落地”,这些企业已经探过路了
在过去一年,各行各业对生成式AI应用表现出极大兴趣和探索精神。从零售业到制造业,企业纷纷尝试将生成式AI技术融入业务流程,如零售企业利用生成式AI分析客户反馈,改进产品设计;能源企业则借助工业大模型,实现能源安全数据的问答和决策。
真正的技术创新在...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