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正文:7月18日,Perplexity AI推出全球大学生教育优惠计划,学生可通过SheerID验证免费获得1个月Pro会员(原价20美元/月)。推荐其他学生注册并验证,邀请者可额外叠加最多2年Pro会员。Pro服务支持GPT-4.1、Claude 4.0 Sonnet等大语言模型及多种推理引擎,助用户高效获取精准答案。活动详情见相关页面。
原文链接
标题:两个浙大学生的72小时AI生存挑战
5月15日晚,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大一学生区瀚楠、陈睿轩走进上海浦东的一间封闭民宿。这里没有食物、智能手机或浏览器,只有一台预装AI工具的电脑、一部非智能手机、一瓶水和100元生存资金。他们要在72小时内依靠AI工具完成挑战。
此次活动由五源资本发起,参与...
原文链接
标题:论文的防AI检测,把大学生坑惨了
正文:今年毕业季,不少学校为防学生用AI写论文,在送审时新增“AIGC检测”,即检测论文中AI生成内容的比例。起初并无波澜,但临近毕业,问题频出。有学生称:“我写的内容被识别成AI,而AI写的反而不被识别,所以检测就是在看谁能说得更不像人话。”
网络上...
原文链接
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根据指南,小学阶段禁止学生单独使用开放式生成功能,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逻辑分析,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进行探究性学习。为避免学生过度依赖AI,指南严禁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的滥用行为。同时,强调教师需引导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AI生成文本的逻辑问题及文化偏差,提升信息甄别与自主处理能力。此举旨在规范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原文链接
近日,全球多家知名企业因AI裁员引发关注。据外媒报道,Klarna、UPS、Duolingo、Intuit、Cisco等公司已累计裁员上万人,原因均与AI效率提升有关。其中,多邻国计划用AI替代合同工,削减内容团队;UPS宣布裁员2万,AI技术成为主因;Klarna通过AI助手替代700名员工以降低成本。此外,美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攀升至5.8%,部分行业用AI取代初级白领工作。AI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劳动力市场,也加剧了就业压力。专家指出,AI正从辅助工具转变为竞争者,职场变革已悄然开启。
原文链接
标题:毕业季的烦恼:论文被误判为AI生成怎么办?
每年毕业季,查重问题总能掀起一波热议。今年新增的AIGC查重更是让准毕业生们叫苦不迭。
什么是AIGC查重?简单说,它通过AI技术判断论文是否由机器生成。目前已有高校将其纳入毕业论文审查,但这一要求让不少学生感到焦虑。
与传统查重不同,AIGC查重仅...
原文链接
近日,加州一名AI博士因学生签证被吊销,面临身份危机。尽管他无犯罪记录,但签证撤销的具体原因不明。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美国多地逾千名国际学生签证被撤销,涵盖常春藤盟校及多所知名大学。受影响者包括顶尖AI研究者,他们担忧未来研究环境的稳定性。特朗普政府被指通过AI筛查系统误伤无辜学生,引发抗议与诉讼。亚特兰大法院已暂时禁止驱逐133名受影响学生,允许其恢复合法身份。国际学生对美国经济贡献巨大,2023-2024学年贡献438亿美元,支持37.8万岗位。然而,当前政策正导致顶尖研究者流失,可能影响美国AI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原文链接
据外媒报道,美国多所社区大学正面临“机器人学生”问题,这些虚假账户并非为学习而来,而是为了获取助学金。2024年,已有6.5万份虚假助学金申请,联邦政府损失超1000万美元,州政府也损失超300万美元。加州社区大学事务局称,虚假申请在总补助资金中的占比不高,但仍引发关注。机器人学生的存在主要因社区大学入学免收费用,且助学金政策吸引。一些账户表现明显异常,如使用模板化语言或错误语法,但部分难以甄别。Southwestern College教授反映,其课程中确认的真实学生仅占少数。有YouTuber公开演示如何利用自动化工具完成入学流程,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此现象凸显教育系统面临的挑战,亟需加强审核机制。
原文链接
最新研究分析了100万条学生与AI工具Claude的对话记录,揭示AI在校园中的广泛应用。数据显示,理工科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是Claude的主要用户,占比高达36.8%。学生与AI交互主要有四种模式:直接解决问题、生成内容、协作解决问题及协作生成内容,各占对话总数的23%-29%。AI帮助学生完成高阶认知任务,如创造和分析,但也有部分行为引发学术诚信担忧,例如直接获取答案或改写文本以规避抄袭检测。研究强调需平衡AI辅助学习与学生自主能力发展,同时呼吁针对不同学科制定相应教育策略。
原文链接
4月7日,公安部网安局通报了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犯罪嫌疑人胡某,一名在校大学生,利用小程序的技术漏洞,非法入侵学校系统获取两万余名学生信息,并用AI技术向两千余人发送骚扰短信。他篡改短信内容为淫秽信息,以此寻求刺激并炫耀技术。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其行为已触犯法律,或将面临刑罚。警方提醒公众,AI应造福社会,而非成为犯罪工具。切勿利用技术侵犯他人隐私或从事违法行为。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