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9月2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落地,预计2026年全面对接。目前已发布33批指南,涵盖1640项主项目及多个细分领域。2024年11月起,体被系统、美容整形、康复等试行指南陆续出台。编制中综合技术价值、群众需求等因素,强调公立医院公益性和个性化服务。各地积极探索:广东整合医美项目,兼容新技术;河南将人工智能辅助纳入康复服务;四川优化妇科产科项目分类。新指南适应AI发展,简化收费流程,提升政策包容性,推动创新技术临床转化,改善患者体验。
原文链接
9月11日,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在《新安全》杂志撰文指出,将构建包容审慎的新技术安全监管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文章强调,从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明确规范要求,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并推动建立应用安全测评体系。同时,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安全指南,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以重点行业需求引领技术发展。此外,还将加强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前瞻性安全评估与监管,确保新技术新应用健康有序发展。
原文链接
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将在未来几天发布一项人工智能政策指南,主张放宽AI监管、扩大数据中心能源来源,并敦促国会制定联邦立法以统一规范这一技术。该指南是白宫“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一部分,特朗普将签署多项行政令推动实施相关政策。据悉,指南侧重于行政部门的短期行动,而非对AI长期影响的全面展望。这延续了特朗普政府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加速美国AI发展框架目标,进一步表明其推动AI产业发展的决心。
原文链接
2025年春季,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狮子湾搜救队接连处理多起因不当登山引发的事故,负责人布伦特·卡尔金批评部分民众过度依赖AI指南,如ChatGPT和谷歌导航,导致危险情况频发。例如,两名徒步者仅凭普通鞋装备上山,因未预料天气变化被困,最终求助救援。类似问题也在英国显现,Mountain Rescue England & Wales报告2024年救援次数首次超千次,18至24岁群体需求显著增加,主要因社交媒体打卡趋势及导航应用滥用。日本2023年山岳遇险事件创新高,但未明确AI为直接原因,警方建议结合纸质地图与应用导航。卡尔金通过实验指出,AI答案受提问方式影响较大,缺乏实时数据验证,呼吁公众保持判断力与准备充分。
原文链接
5月30日,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算力互联标准化发展。计划提出制定算力互联标准化指南,构建完整标准体系,涵盖通信网络互通、算力资源互联等关键技术要求。同时,还将针对人工智能、科学计算等领域制定行业应用标准,促进算力服务发展,并推进国际标准创新,提升全球影响力。此举将进一步规范算力互联领域,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近日,教育部长怀进鹏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上强调,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避免“代劳式”使用甚至代写作业的现象。他指出,需确保学生会用、善用、不滥用AI,并推动大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加强教材开发和技术伦理教育。本月,《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及《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发布,明确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立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可在课内辅助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分析生成内容逻辑性;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
原文链接
5月1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这两项指南旨在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与应用,助力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在全球技术变革背景下,为教育领域提供的创新解决方案,对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央视新闻)
原文链接
4月25日,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发布国内首部《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为翻译行业提供系统指导。该指南聚焦场景应用、能力升级、技术伦理、质量管控四大维度,涵盖十个关键领域,破解效率与质量、创新与风险、技术与人文三大核心矛盾。指南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智能协作模式,通过译前准备、译中输出、译后优化实现全流程解决方案,并构建可持续的知识库。在风险管控上,强调伦理治理与数据合规,确保技术负责任应用。同时,指南呼吁译者在技术发展中保持人文坚守,提升文化理解与创造力,应对AI对翻译行业的挑战。
原文链接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建议国家出台高校人工智能工具规范使用指南,明确AI使用的合理边界。他建议学生手册应强调严禁AI代写作业论文,教师手册则鼓励AI辅助教学设计。此外,还应开发案例教材,将AI伦理纳入学术诚信必修课,并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专项课程。此前,复旦大学已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多项学术活动,包括研究方案设计、数据分析等。
原文链接
12月7日,《金融大模型应用评测指南》在上海发布,这是国内首个聚焦金融业务能力的团体标准。该指南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联合发布,并得到上海报业集团、界面财联社和上海财经大学的支持。指南从模型基础、金融安全与价值对齐、金融风险控制、金融专业认知及业务辅助拓展五个维度,制定了185项指标来评估金融领域的大模型能力。同日,上海库帕思发布了2024版多维度金融大模型评测数据集。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