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标题:二进制墓碑:数字永生背后的AI情感经济
正文:“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2024年9月,南开大学105周年校庆上,首任校长张伯苓的身影再次出现,与现任校长陈雨露“对话”。这是通过数字人、文生图、图生视频等技术复现的经典场景。与此同时,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腾讯研究院等机构...
原文链接
标题:AI复活逝者,情感与技术的双重困境
清明时节,部分商家迎来业务高峰,AI复活逝者已成为一项热门云服务。通过付费,算法能让逝者“复活”,从简单的动态化到深度合成的逼真效果,甚至能实现简单对话。高阶版本需提供详细资料,经AI训练后生成数字人。这类服务价格不一,从几十元到数万元都有,主要用于寄托...
原文链接
【摘要】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宇燕近日在CMF年度论坛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外科医生或将被AI取代。张宇燕指出,今年5月,他与多位中国顶级外科医生交流时,这些专家认为,由于AI在蛋白质和基因结构预测方面的进步,未来疾病可能在早期得到预防和治疗,从而减少对外科手术的需求。张宇燕进一步提出,如果读者今年未满60岁,应做好心理准备,未来可能实现人类永生。此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提醒我们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深远影响。(12月1日)
该摘要保留了关键信息,并符合200字左右的要求。
原文链接
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的新书《奇点更近》将于2024年6月25日出版,延续其2005年作品《奇点临近》的理念。库兹韦尔大胆预言,21世纪40-50年代,人类将通过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融合实现「永生」,身体和大脑将大幅超越现有能力。他预计AI将在2029年通过图灵测试,预示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书中详述了纳米机器人在延长寿命、修复衰老和强化人体器官,包括可能实现的1000岁寿命,以及大脑与计算机的深度融合。这本著作将再次引发关于科技与人类未来的深度讨论。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