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4年,Meta CEO扎克伯格发布‘个人超级智能’战略备忘录,提出让每个人拥有专属AI助手的愿景,与OpenAI等公司形成差异化。然而,这份备忘录被指更像招聘宣言,旨在吸引顶尖AI人才。科技巨头一边开出亿元薪酬挖角AI研究员,一边大规模裁员普通员工,行业分化加剧。此外,社交网络转向‘为你推荐’动态,AI朋友可能取代真实社交,引发孤独和封闭风险。Meta频繁调整战略,试图在AI浪潮中保持竞争力,但其‘个人超级智能’概念被批评为营销手段。与此同时,大科技公司通过股权投资瓜分AI未来,确保不缺席任何突破。扎克伯格为高价合同辩护,称其为AI基础设施投资的一部分,但内部员工待遇差距引发争议。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AI人才争夺战加剧,大模型公司员工薪酬差距扩大。前OpenAI副总裁Peter Deng指出,留住人才是关键,能力突出者具备更强定价权。Meta被曝以几亿美元高薪挖角OpenAI、Google等公司核心人员,引发奥特曼公开批评天价薪资挖人行为,认为此举可能损害企业文化。同时,Meta正布局硬件平台与超级智能,目标打造个性化生活助手。未来趋势显示,多样化产品将形成差异化竞争。
原文链接
8月28日,OpenAI前副总裁Peter Deng警告称,“AI人才争夺战”正导致薪酬差距扩大。他指出,尽管非研究人员对产品贡献巨大,但与顶尖AI研究人员在薪酬和限制性股票(RSU)上的差距越来越大。Deng认为,这一现象虽有二阶效应,但整体利好市场和其他参与者。目前,OpenAI、Meta、谷歌等科技巨头竞相争夺AI顶尖人才,Meta更以高薪吸引专家,但6月成立的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已流失至少8名核心成员。OpenAI CEO Sam Altman警告,过度依赖高薪挖角可能损害公司文化。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AI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大模型公司员工薪资差距显著扩大。前OpenAI副总裁Peter Deng强调,留住顶尖人才是企业关键,能力突出者具备更强定价权。Meta等公司通过高薪挖角吸引人才,但可能影响企业文化,奥尔特曼批评天价薪资策略,认为应注重使命感。Meta正投资硬件与超级智能,未来战略聚焦个性化AI助手,尽管技术尚未成熟,但行业竞争已呈现多样化趋势。
原文链接
8月9日,硅谷AI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OpenAI、Meta等巨头争相招募顶尖AI人才。OpenAI CEO奥尔特曼称这是‘最激烈的人才市场’,但他认为不应只关注明星工程师,全球有数十万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可用。此前一天,OpenAI刚发布GPT-5模型。Meta近期成立Superintelligence Labs,并向至少10位OpenAI研究员开出总额高达3亿美元的四年合同,同时提供丰厚签约奖金。AI领域研究者年薪可达六位数中段。奥尔特曼强调,顶尖人才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能力,特别是在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等前沿目标上,少数关键创意可能改变全局。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Meta试图以高额薪资挖角OpenAI前高管Mira Murati创立的AI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TML)团队,却遭遇集体拒绝。Meta开出10亿美元天价合约,其他录用通知金额达2亿至5亿美元,但TML员工无一接受。TML虽未发布产品,但估值已达120亿美元,技术团队待遇居行业前列。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由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等领导,目标快速开发顶级大模型,但因愿景不明、组织架构未定等问题未能吸引顶尖人才。与此同时,Meta成功从Apple挖走核心研究员Bowen Zhang。AI领域顶尖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年薪数百万美元成新常态,但认同感与理想主义或比薪资更具吸引力。
原文链接
7月21日,Anthropic联合创始人本杰明・曼恩表示,即使Meta等科技巨头提供天价薪酬,也难以挖走其团队成员。他指出,Anthropic的员工因强烈的使命感选择留下,认为在Anthropic能影响人类未来,而不仅仅是赚钱。曼恩提到,Meta为AI工程师开出1亿美元签约奖金,但这与企业收益相比并不算高。他还透露,2020年离开OpenAI创立Anthropic的原因之一是OpenAI对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当前,科技巨头正激烈争夺AI顶尖人才,Meta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公司49%股份,并招募其CEO亚历山大・王,同时试图用高薪挖角OpenAI核心员工,但遭到反驳。
原文链接
7月10日,硅谷AI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华人软件工程师成为焦点。马斯克旗下Grok 4发布会中,两位华人技术负责人亮相;苹果前工程师庞若鸣以数千万美元年薪加盟Meta。扎克伯格更以亿级“签字费”吸引来自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华人学者。华人工程师在Transformer、ResNet等关键技术上的贡献凸显其价值。随着AI核心从硬件转向算法与模型设计,华人工程师数学与算法天赋成关键优势。此轮抢人大战不仅影响硅谷生态,也折射出全球AI竞赛的核心战场——人才。中国虽具备丰富场景与算力基础,但需优化创新文化、保护知识产权,以留住顶尖人才。
原文链接
当地时间7月11日,谷歌DeepMind以24亿美元许可费和补偿金成功收编AI初创公司Windsurf核心团队,包括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及部分高级研究员,增强其AI编程能力,同时Windsurf保持独立运营。此前,OpenAI曾试图以30亿美元收购未果。近期,硅谷巨头如Meta、苹果等纷纷通过天价薪酬、投资收购等方式抢挖顶尖AI人才,年薪高达数百万至上亿美元。华人研究生成为争夺焦点,如余嘉辉、彭若明等,均被Meta重金挖角。然而,这场针对1%顶尖人才的抢人大战也引发99%普通工程师对裁员和职业前景的担忧,微软、Meta等企业一边裁员一边加码AI岗位,AI生成代码已占微软内部20%-30%工作量。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7日,全球顶尖AI专家不足1000人,硅谷掀起AI人才争夺战,Meta以高达3亿美元四年薪酬挖角OpenAI研究员。同日,立讯精密宣布筹划境外H股上市,市值超2500亿元,背后掌舵人为潮汕女企业家王来春。湖北设立百亿规模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首期50亿元已实缴,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此外,浙江首只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落地,规模达10亿元。上海乐高乐园开园1小时涌入7500人,部分项目排队超105分钟;小米YU7首批交付仪式举行,雷军亲自为车主开车门。融资方面,东链炬达、英麦科、至信微等企业分别完成数百万至近亿元融资。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