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2日,多家大厂启动2026届秋招,AI人才成为争夺焦点。阿里超6成岗位与AI相关,部分业务线占比达八成;美团校招计划中技术岗占三分之一,并推出“AI产品经理提前批”;百度AI岗位招聘占比超90%,AIDU计划扩增60%覆盖23个核心业务。腾讯扩充AI校招岗位并通过算法大赛锁定人才。脉脉数据显示,截至7月,AI岗位月薪下限均值达4.7万元,较年初上涨14.16%,上限均值为7.8万元。百度为吸引顶尖人才,AIDU计划薪资上不封顶,聚焦大模型、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互联网大厂秋招提前至7-8月启动,AI岗位占比显著提升。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招聘规模扩大,百度AI岗超9成,阿里相关岗位占比超6成。数据显示,AI岗平均月薪达4.7万元,顶尖应届博士年薪近200万。企业更看重候选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化学历标准,重视项目经验与实习经历。大厂全面布局AI领域,如美团提出三层AI战略,字节推进AGI研究。AI人才需求激增,岗位数量较年初增长29倍,但竞争更加激烈,41%的AI从业者正考虑跳槽。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AI人才争夺战加剧,大模型公司员工薪酬差距扩大。Meta等企业通过高薪挖角吸引顶尖研究人才,部分薪资达数亿美元,导致研究人员与非研究人员收入悬殊。前OpenAI副总裁Peter Deng指出,具备独特能力的人才拥有更强定价权,但企业需着眼未来布局竞争力。Meta正投资硬件平台和超级智能,扎克伯格视AI助手为重要战略方向。然而,OpenAI创始人奥特曼批评天价薪资挖人行为,认为过度依赖薪酬而非使命感会破坏企业文化。此轮竞争已引发Meta老员工离职潮,如何留住核心人才成行业难题。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AI人才争夺战加剧,大模型公司员工薪酬差距扩大。前OpenAI副总裁Peter Deng指出,留住人才是关键,能力突出者具备更强定价权。Meta被曝以几亿美元高薪挖角OpenAI、Google等公司核心人员,引发奥特曼公开批评天价薪资挖人行为,认为此举可能损害企业文化。同时,Meta正布局硬件平台与超级智能,目标打造个性化生活助手。未来趋势显示,多样化产品将形成差异化竞争。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AI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大模型公司员工薪资差距显著扩大。前OpenAI副总裁Peter Deng强调,留住顶尖人才是企业关键,能力突出者具备更强定价权。Meta等公司通过高薪挖角吸引人才,但可能影响企业文化,奥尔特曼批评天价薪资策略,认为应注重使命感。Meta正投资硬件与超级智能,未来战略聚焦个性化AI助手,尽管技术尚未成熟,但行业竞争已呈现多样化趋势。
原文链接
自ChatGPT引爆AI热潮以来,科技行业裁员加速,微软等公司削减上万岗位,受影响员工达8万人。然而,劳动力市场情报公司Lightcast报告显示,非技术岗位中需要AI技能的职位薪资飙升28%,年薪平均高出1.8万美元。IT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AI招聘比例从2019年的61%降至2024年的49%,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金融等领域对AI技能需求激增800%。熟练掌握AI技能成为高回报投资,拥有两项以上相关技能者薪资高出43%。截至2024年,超6.6万招聘信息提及生成式AI技能,客户支持、销售等行业薪酬涨幅显著。专家指出,沟通、创新等人类独有能力在AI时代更显价值。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4日,德国维尔茨堡-施韦因富特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一项研究结果,揭示主流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在求职建议中存在显著性别偏见。测试显示,在学历、工作经验相同的条件下,AI建议女性薪资远低于男性,例如ChatGPT O3为女性开出28万美元薪资建议,而男性则为40万美元,相差12万美元。这种偏见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尤为明显,仅在社会科学领域差异较小。此外,AI还在职业选择和行为建议上因性别提供不同方案,且未主动提示可能的偏见。研究团队呼吁制定伦理标准、加强独立审查与技术透明度,以解决这一问题。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Meta因高薪抢人引发关注,其岗位薪资被曝光。文件显示,软件工程师年薪最高达48万美元,机器学习工程师可达44万美元,AI研究科学家等职位起薪均超百万人民币。一名超级智能ML工程师四年总包高达2000万美元。这些数字仅为基础薪资,未包括股票期权等福利。与此同时,谷歌、OpenAI等公司也开出高额薪资吸引顶尖人才,如谷歌以27亿美元重新聘用Noam Shazeer。国内外科技企业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腾讯、华为、字节等大厂纷纷加入,薪资不设上限。行业整体薪资水平因此水涨船高,技术人才流动更加频繁。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Meta公司薪资数据被曝光,显示AI和软件工程师等岗位年薪高达数百万美元。一名超级智能ML工程师四年总包达2000万美元。数据分析、产品经理等职位也享有高薪待遇,薪资水平远超行业其他公司。此次薪资曝光源于美国移民局要求的H-1B签证申请文件,仅反映基本工资,不包括股票和其他福利。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全球顶尖AI人才稀缺,科技巨头通过高薪争夺人才,推动薪资水涨船高。谷歌、OpenAI等公司同样开出高额薪酬,甚至国内企业如腾讯、华为等也在积极抢夺AI专家,薪资竞争激烈。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Meta公司薪资水平被曝光,显示AI相关岗位年薪普遍超百万人民币。其中,软件工程师最高年薪达345万元,机器学习工程师可达315万元,数据科学家和产品经理等岗位也均在百万元以上。爆料源于美国移民局H-1B签证文件,但这些数字仅为基本工资,未包含股票期权等福利。此外,Meta以全岗位高薪碾压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成为行业焦点。全球范围内,顶尖AI人才稀缺,推动科技公司通过高薪争夺人才,如谷歌斥资27亿美元重新聘用顶级研究员,OpenAI提供数百万美元股票期权吸引员工。国内企业如腾讯、华为、字节等也加入抢人大战,薪资竞争愈演愈烈。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