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首个完全由AI生成的论文成功通过ICLR workshop评审,得分6/7/6,超过人类平均接受门槛。这篇名为《组合正则化:增强神经网络泛化的意外障碍》的论文,由AI Scientist 2.0完成,背后公司Sakana AI由Transformer作者Llion Jones创立。AI Scientist 2.0具备端到端生成能力,无需人工模板,涵盖选题、实验到论文撰写全过程。尽管有两篇提交论文未达标,但一篇论文表现优异,排名约45%。然而,为透明起见,该论文在评审后被撤回,仅在GitHub存储库中公开。此外,AI Scientist 2.0仍存在引用错误等问题,团队正努力提升其科学准确性与严谨性。Llion Jones曾在谷歌研究院工作,后来离职创业,专注于AI科学探索。未来,他们希望AI能发表更多顶级科学期刊论文,如Nature或Science,助力人类科学进步。
原文链接
标题:ICLR 2025审稿风波:评审结果半句话,网友戏称“科研春晚”
ICLR 2025的讨论阶段已经结束,期间涌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吐槽。UCSB博士生@JiachenLi11 在推特上吐槽,评审内容低到令人担忧,甚至有些评审只写了半句话。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今年ICLR的论文提交数量达到110...
原文链接
ICML 2024最佳论文曾遭ICLR 2024拒绝,然而,该论文由斯坦福大学和Pika公司联合创始人孟晨琳参与,提出了创新的离散扩散语言建模方法,通过引入分数熵损失函数,显著提升了语言建模任务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多数任务中优于GPT-2。尽管论文在评审阶段获得88665的高分,最终却因被认为实验部分不完整而被拒收。
此事件引发了关于学术评审流程和会议间论文竞争性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论文作者之一,一作已入职OpenAI,计划在近期的ICML 2024大会上分享这项研究成果。这一进展不仅反映了学术界的动态,也为未来语言模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