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ICLR 2025审稿风波:评审结果半句话,网友戏称“科研春晚”
ICLR 2025的讨论阶段已经结束,期间涌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吐槽。UCSB博士生@JiachenLi11 在推特上吐槽,评审内容低到令人担忧,甚至有些评审只写了半句话。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今年ICLR的论文提交数量达到11000篇,创历史新高。
为了提升审稿效率,ICLR引入了多个AI大模型组成的审稿助手,但这些助手仅提供辅助建议,不直接撰写评论。
今年的评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篇论文获得了四位审稿人全10分的评价,这是五年来的首次满分论文。此外,也存在一些评审给出全1分的情况,导致作者撰写长达十几页的反驳意见。
另一位北大CS博士生@Kevin 描述了令人沮丧的经历:审稿人5在讨论阶段后期突然改变立场,将分数从5分降至3分。这导致了激烈的讨论和不满情绪。
还有审稿人要求作者引用其他未公开的论文,引发作者的困惑和不满。许多人戏称这届ICLR为“乞讨式”会议,因审稿人迟迟不给出评审意见,作者不得不频繁催促。
Google DeepMind的Ahmad Beirami 分享了一则趣事:审稿人要求作者在文中添加特定信息以帮助理解,但作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此次会议背后的原因包括大量投稿和审稿人队伍的急剧扩大。尽管引入AI审稿助手,但最终结果仍取决于审稿人如何处理这些信息。
会议接收标准的放宽也引发了争议,有人担心这会影响科学评估系统的完整性。然而,也有声音期待未来强大的AI审稿人能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链接: [1] https://x.com/mo_danesh/status/1863964693687107823 [2] https://x.com/JiachenLi11/status/1856472250636964350 [3] https://x.com/Yuchenj_UW/status/1862541099136651536 [4] https://x.com/abeirami/status/1863629237741064608 [5] https://x.com/PandaAshwinee/status/1856384624873570749 [6] https://x.com/ysu_nlp/status/1860504185583648863 [7] https://openreview.net/group?id=ICLR.cc/2025/Workshop_Proposals#tab-accept
.png)

-
2025-07-21 11:21:54
-
2025-07-21 11:20:45
-
2025-07-21 11: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