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ICLR 2025审稿风波:评审结果半句话,网友戏称“科研春晚”

ICLR 2025的讨论阶段已经结束,期间涌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吐槽。UCSB博士生@JiachenLi11 在推特上吐槽,评审内容低到令人担忧,甚至有些评审只写了半句话。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今年ICLR的论文提交数量达到11000篇,创历史新高。

为了提升审稿效率,ICLR引入了多个AI大模型组成的审稿助手,但这些助手仅提供辅助建议,不直接撰写评论。

今年的评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篇论文获得了四位审稿人全10分的评价,这是五年来的首次满分论文。此外,也存在一些评审给出全1分的情况,导致作者撰写长达十几页的反驳意见。

另一位北大CS博士生@Kevin 描述了令人沮丧的经历:审稿人5在讨论阶段后期突然改变立场,将分数从5分降至3分。这导致了激烈的讨论和不满情绪。

还有审稿人要求作者引用其他未公开的论文,引发作者的困惑和不满。许多人戏称这届ICLR为“乞讨式”会议,因审稿人迟迟不给出评审意见,作者不得不频繁催促。

Google DeepMind的Ahmad Beirami 分享了一则趣事:审稿人要求作者在文中添加特定信息以帮助理解,但作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此次会议背后的原因包括大量投稿和审稿人队伍的急剧扩大。尽管引入AI审稿助手,但最终结果仍取决于审稿人如何处理这些信息。

会议接收标准的放宽也引发了争议,有人担心这会影响科学评估系统的完整性。然而,也有声音期待未来强大的AI审稿人能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链接: [1] https://x.com/mo_danesh/status/1863964693687107823 [2] https://x.com/JiachenLi11/status/1856472250636964350 [3] https://x.com/Yuchenj_UW/status/1862541099136651536 [4] https://x.com/abeirami/status/1863629237741064608 [5] https://x.com/PandaAshwinee/status/1856384624873570749 [6] https://x.com/ysu_nlp/status/1860504185583648863 [7] https://openreview.net/group?id=ICLR.cc/2025/Workshop_Proposals#tab-accept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9659.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腾讯副总裁蔡学忠:看好 AI 的长期价值,内部 30% 代码由人工智能在写
2025-07-27 11:54:05
英特尔这些年的「买卖」
2025-08-01 15:05:47
准确率 60%:AI + 雷达传感器组合,3 米内可转录手机通话内容
2025-08-13 17:41:47
中国移动:到2028年底 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智算基础设施
2025-10-12 12:46:25
OpenAI 奥尔特曼:当前可能会被 AI 消灭的岗位也许并不算“真正的工作”
2025-10-13 09:55:16
三星成立InnoX Lab 负责推进AI、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业务
2025-08-04 17:05:04
2025 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举行,高通侯明娟:AI 正从“看得见”迈向“用得上、用得起”
2025-07-19 17:55:01
“作弊幽灵”就是AI超级入口
2025-07-26 00:33:19
少赚几十亿广告费 百度真和AI拼了
2025-08-22 07:41:23
高盛:AI 已开始重塑劳动力市场,美国年轻科技从业者首当其冲
2025-08-06 08:24:15
Meta 深化与 Arm 战略合作,AI 排名和推荐系统将使用 Neoverse IP 芯片
2025-10-16 09:49:47
混乱、内耗、丑闻:Meta考虑向Google、OpenAI低头
2025-08-31 15:02:37
Figma股价热情仅存1天
2025-08-12 14:18:53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