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当地时间7月11日,谷歌DeepMind以24亿美元许可费和补偿金成功收编AI初创公司Windsurf核心团队,包括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及部分高级研究员,增强其AI编程能力,同时Windsurf保持独立运营。此前,OpenAI曾试图以30亿美元收购未果。近期,硅谷巨头如Meta、苹果等纷纷通过天价薪酬、投资收购等方式抢挖顶尖AI人才,年薪高达数百万至上亿美元。华人研究生成为争夺焦点,如余嘉辉、彭若明等,均被Meta重金挖角。然而,这场针对1%顶尖人才的抢人大战也引发99%普通工程师对裁员和职业前景的担忧,微软、Meta等企业一边裁员一边加码AI岗位,AI生成代码已占微软内部20%-30%工作量。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7日,全球顶尖AI专家不足1000人,硅谷掀起AI人才争夺战,Meta以高达3亿美元四年薪酬挖角OpenAI研究员。同日,立讯精密宣布筹划境外H股上市,市值超2500亿元,背后掌舵人为潮汕女企业家王来春。湖北设立百亿规模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首期50亿元已实缴,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此外,浙江首只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落地,规模达10亿元。上海乐高乐园开园1小时涌入7500人,部分项目排队超105分钟;小米YU7首批交付仪式举行,雷军亲自为车主开车门。融资方面,东链炬达、英麦科、至信微等企业分别完成数百万至近亿元融资。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Meta因高薪抢人引发关注,其岗位薪资被曝光。文件显示,软件工程师年薪最高达48万美元,机器学习工程师可达44万美元,AI研究科学家等职位起薪均超百万人民币。一名超级智能ML工程师四年总包高达2000万美元。这些数字仅为基础薪资,未包括股票期权等福利。与此同时,谷歌、OpenAI等公司也开出高额薪资吸引顶尖人才,如谷歌以27亿美元重新聘用Noam Shazeer。国内外科技企业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腾讯、华为、字节等大厂纷纷加入,薪资不设上限。行业整体薪资水平因此水涨船高,技术人才流动更加频繁。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Meta公司薪资水平被曝光,显示AI相关岗位年薪普遍超百万人民币。其中,软件工程师最高年薪达345万元,机器学习工程师可达315万元,数据科学家和产品经理等岗位也均在百万元以上。爆料源于美国移民局H-1B签证文件,但这些数字仅为基本工资,未包含股票期权等福利。此外,Meta以全岗位高薪碾压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成为行业焦点。全球范围内,顶尖AI人才稀缺,推动科技公司通过高薪争夺人才,如谷歌斥资27亿美元重新聘用顶级研究员,OpenAI提供数百万美元股票期权吸引员工。国内企业如腾讯、华为、字节等也加入抢人大战,薪资竞争愈演愈烈。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2日消息,硅谷科技巨头如Meta和OpenAI正激烈争夺顶尖AI人才,薪酬高达300万至700万美元,部分年薪甚至超过1000万美元,较2022年增长50%。Meta因Llama 4模型表现不佳而加大AI投入,投资150亿美元并邀请Scale AI联合创始人领导新团队。OpenAI则因人才流失指责Meta挖角,并计划提高薪酬吸引人才。数据显示,中级到高级AI研究科学家的薪酬已上涨至50万至200万美元,远高于普通软件工程师。然而招聘人员认为,研究人员更看重研究领导地位和使命。高昂成本使小型公司难以竞争,部分初创企业转向欧洲招募人才,强调研究自由和影响力。
原文链接
美国西部时间6月28日,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向员工发信回应Meta挖角,并承诺调整薪酬以留住人才。随后消息称,OpenAI将在6月30日至7月6日期间停摆一周,让员工恢复精力,这也是其成立以来首次停摆。与此同时,Meta宣布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并在短时间内成功从OpenAI挖走11名核心研究员,其中包括多位GPT系列模型的共同创造者。尽管OpenAI CEO奥尔特曼指责Meta提供高达1亿美元签约奖金,Meta方面予以否认。此次事件反映出硅谷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也促使OpenAI反思当前战略与管理方式。
原文链接
6月26日,Meta从OpenAI挖走了三位研究员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和翟晓华,加入其超级智能团队。此前,OpenAI CEO奥尔特曼曾嘲讽Meta的高薪招聘策略,称其“没有像预期那样奏效”。然而,仅两周后,Meta便成功挖角,显示出其在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中的强势。此外,Meta近期还计划吸纳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SSI首席执行官Daniel Gross及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扎克伯格亲自参与招聘,提供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引发科技界广泛关注。
原文链接
Meta近期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争夺力度。继上周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份引入Alexandr Wang后,现正瞄准Safe Superintelligence CEO Daniel Gross和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Gross曾参与苹果AI项目并联合创立SSI,Friedman则在GitHub表现突出,两人目前还运营NFDG风投公司,投资多个知名项目。此前Meta曾有意收购SSI,但谈判未果后扎克伯格转向与Gross单独接洽。若加入Meta,两人或将加入Wang的‘超级智能’团队,Meta可能购入NFDG股份。此外,谷歌、OpenAI等也在加速布局,OpenAI本月从苹果收购AI硬件初创公司IO,并聘请Instacart高管。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各方均希望通过顶尖技术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
原文链接
财联社5月22日讯,硅谷科技巨头间的AI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随着ChatGPT的推出,AI顶尖人才的需求激增,目前全球此类人才可能不足千人。OpenAI、谷歌、xAI等公司为保持竞争力,不惜重金挖角,提供千万美元级别的年薪和股权激励。例如,OpenAI前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的新公司SSI为资深研究员开出了200万美元留任奖金及超2000万美元股权增值承诺;DeepMind也提供高达每年2000万美元的薪酬福利。尽管薪资重要,但许多研究人员更看重研究环境和支持力度。顶尖AI人才被称为“万人敌”,其工作效率可能是普通工程师的数千倍,直接影响AI模型成败。人才极度稀缺促使企业采用数据分析等创新方式挖掘潜在人才。
原文链接
2025年,国内大模型领域掀起抢人大战,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高额薪资和优惠政策吸引顶尖AI人才。字节跳动挖来谷歌DeepMind研究副总裁吴永辉,阿里招揽全球AI科学家许主洪,竞争异常激烈。大厂们不仅提供不限薪资上限、CTO亲自指导等优厚条件,还通过明星效应吸引更多业内专家加盟。抢人大战主要集中在大模型和多模态领域,反映出大厂在AI应用落地中的主导地位。百度、京东等注重具体技能标签,而字节、腾讯更强调技术信仰和好奇心。此外,AI人才普遍性扩招趋势明显,百度、腾讯等均计划大规模招聘。供需失衡下,国内AI人才供需比仅为0.5,进一步加剧竞争。海外硅谷同样火热,OpenAI等公司开出百万美元以上年薪,甚至老板亲自招揽人才。这场人才争夺战或将持续升温,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