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12月7日,在北京市大兴区举办的2024T-EDGE创新大会上,暗物智能DMAI前美国CEO符海京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实验室执行董事Mark Nitzberg展开了一场深入对话,探讨生成式AI的潜力、困境与未来。

Mark Nitzberg认为,尽管生成式AI在许多任务中展现出显著效率提升,但其可靠性问题仍是主要障碍。例如,细微输入变化可能导致模型输出偏差,这种不确定性在医疗、交通等高风险领域无法接受。然而,生成式AI在一些新兴领域,如瑞典的建筑修复,效率提升高达100倍。Nitzberg提醒,这些效率提升的可持续性依赖于解决技术可靠性问题。

Nitzberg强调,引入生成式AI至各领域需确保对无AI操作方式有清晰理解,避免自动化问题部分。他还提到,生成式AI向智能体的转变潜力巨大,但伴随复杂技术挑战和安全隐患。可靠性和控制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生成式AI的基础是数字计算基础设施,全球互联网提供了海量数据支持。尽管生成式AI在多领域取得进展,但仍处于实验阶段。模型的强大功能和不可靠性并存,尤其是在医疗等敏感领域。初步结果显示,许多任务通过生成式AI可显著加速,效率提升取决于用户经验。但可靠性问题尚未解决,限制了广泛应用。

Nitzberg建议,创业者应在细分行业探索AI应用,例如与UCSF合作开发基于临床步骤训练的变换器模型,提升模型可解释性。AI的“推理”能力虽有所提升,但仍未完全理解因果关系。未来研究应聚焦多模态数据整合和因果推理增强,以提升AI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Nitzberg认为,AI的未来在于从“工具”向“智能体”转变,但这一过程需解决技术、伦理和政策层面的问题。目前,AI在特定任务中已达到实用水平,但在高关键性任务中仍需谨慎。微软CEO Satya Nadella提到的训练、架构调整和优化显著提升了AI的表现,但其可靠性仍有争议。测试方法和评估机制有助于详尽测试,但结果仍待观察。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9887.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中国信通院启动生成式 AI 产品和服务“个人信息和用户权益保护”专项评估
2025-02-25 16:00:47
《纽约时报》达成首份以生成式 AI 为重点内容许可协议,合作方为亚马逊
2025-06-04 11:19:41
Canalys:预计2029年生成式AI市场规模达728亿美元
2024-12-11 16:38:47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