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光芯片迎来“窗口期”:AI拉动光模块发展,国产化率亟待提高

光芯片的应用场景如今大幅拓展,涵盖云计算、AI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全球资本市场对其兴趣升温,因这些技术对高效计算的支持愈发重要。

自ChatGPT问世后,AI产业链对高算力、高存储和高带宽需求激增,光芯片正是满足高带宽传输需求的关键。光芯片赛道目前有五大关键技术方向:EML芯片、硅光芯片、薄膜铌酸锂芯片三种制造技术,以及CPO和LPO两种先进封装技术。

国内在材料布局上较少,尤其在硅光芯片领域,能生产的厂家不到五家,真正推出产品的可能只有两三家,下游应用测试正在进行中,技术门槛较高。

近期,光芯片赛道热度不减。在资本市场上,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亮眼,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光迅科技等,其营收和利润均大幅增长。英伟达、英特尔等巨头企业也在光子技术上加码,国内也有多项布局,如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芯片研究院启动了中国首条光芯片试生产线,广东省出台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AI时代,随着算力和存储能力的提升,数据传输需求快速增长,推动光芯片市场增长。光模块的核心是光芯片和电芯片,尤其是硅光芯片,成本占光模块的70%-80%。光芯片的性能直接影响光模块的传输速率,是光通信产业链的核心之一。

光芯片与电芯片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对电芯片的有效补充和升级。光芯片具有高速、低功耗、大通量等优势,已成为AI时代的关键技术。赛迪研究院集成电路研究所指出,光芯片在能耗和速度上可突破电芯片的性能天花板,成为后摩尔时代潜在的颠覆性技术。

光模块的增长主要集中在400G和800G高速率产品,CPO和EML是重要的技术方向。尽管中国在低端光芯片市场占优势,但高端光芯片主要由美日企业主导,国产化率亟待提高。国内企业正在加速研发400G+光模块产品,如中际旭创和华工科技等。

未来,光芯片的国产化需要更多投资和政策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并购整合,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8806.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微软宣称AI节省5亿美元成本 再次裁员近万人
2025-07-10 09:15:35
今年涨出2000亿!PCB板块百亿俱乐部扩容 AI把它送上千亿“巅峰”
2025-07-10 16:28:22
多位美国大厂 CEO 提出“潜在裁员潮”观点,警告“AI 或带来失业恐慌”
2025-07-03 22:30:33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