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未能成为消费电子市场的救星,反而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自去年以来,AI大模型与终端硬件的结合虽备受瞩目,却并未带来预期中的复苏。大模型与主流硬件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融合,虽能引领硬件创新,但其他尝试则鲜有成功案例。AI Pin、Rabbit R1等新品虽被寄予厚望,但其承诺的AI功能并未充分实现,体验不佳,市场反应冷淡。智能眼镜、智能腕带、智能戒指等可穿戴设备虽试图通过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但受限于功能定位和生态系统构建,未能实现商业化突破。 此外,AI硬件的垂直细分领域,如AI录音机、TWS耳机等,因成熟的供应链和商业模式,虽能受益于大模型技术,但市场规模较小,对整体市场复苏的推动作用有限。当前,AI硬件正处于从野蛮生长向稳定统一过渡的阶段,消费电子市场有望因AI技术的革新而再度活跃。然而,AI硬件要想真正繁荣,还需解决功能定位、生态系统构建等问题。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5087.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大模型能够自发形成“人类思维地图”!Nature子刊重磅研究揭示多模态大模型类脑机制
2025-06-10 11:45:16
大模型首次直接理解代码图:不用Agent修bug,登顶SWE-Bench开源榜
2025-06-27 15:08:34
对话AI教父辛顿关门弟子:为什么现有的AI方向可能是错的
2025-06-17 18:37:07
453 文章
63583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21 12:18:20
-
2025-07-21 12:17:10
-
2025-07-21 1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