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们在AI领域的军备竞赛正悄然展开。二季度财报显示,尽管多数公司的利润增速表现尚可,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其资本开支情况。谷歌、微软、亚马逊和Meta等公司在AI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尤为激进,其中微软的投入最为显著。这表明,巨头们正将大量资金投入到AI相关的数据中心建设、GPU采购以及定制芯片工作之中。以微软为例,其在AI基建上的投入规模之大,即使在利润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也敢于大胆投资。
据统计,七家巨头在二季度的资本开支总额在650~700亿之间,若按一半用于AI军备竞赛计算,仅此一项就消耗了约300多亿。即便是在AI领域尚未出现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已充分体现了巨头们的决心。有人担忧这种过度投资可能导致最终无法产出实际成果,但这种观点忽略了AI军备竞赛的本质——它是一场巨头间无法输掉的竞争。
大型科技股的估值虽未达到泡沫化水平,但其背后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随着AI投入产出的非线性特征逐渐显现,或许只需几笔大额投资,就能催生划时代的产品。因此,这场竞争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追逐,更是对未来的押注。对于大公司而言,参与这场竞争不仅是勇气的体现,更是战略的必要选择。
大公司之所以愿意在不确定性中进行高额投资,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
风险与机遇并存:虽然存在投资失败的风险,但若不参与,失去的可能是整个行业的主导权。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即使最终未能成功产出具有颠覆性的产品,也能通过持续的投入维持竞争力,避免被市场淘汰。
-
大厂优势:相较于小型企业或初创公司,大型科技公司在产品线丰富、应用场景广泛方面拥有天然优势,这使得它们在AI领域的投入产出比更高,更有可能通过现有资源撬动更大的商业价值。
-
市场情绪与激励: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通过不断强调AI的未来潜力,激发了市场的热情和竞争意识。对于其他科技巨头而言,竞争对手的持续投入成为自身跟进的动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在投资策略上,投资者可以选择纳指ETF、标普500ETF等作为分散投资的工具,但需要注意场内和场外的流动性问题。同时,鉴于A股与全球市场的紧密联系,建议投资者在配置中加入A股,特别是在AI硬件产业链相关的领域。消费电子ETF和芯片ETF是重点关注的方向,前者有望从AI应用的爆发中获益,后者则受到国内AI发展瓶颈的推动及半导体产业周期的影响。
.png)

-
2025-07-20 08:01:35
-
2025-07-19 22:57:32
-
2025-07-19 21: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