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产业复杂多维,涵盖广泛领域,难以用单一视角概括。AI算力作为驱动AI算法的核心资源,其成本高昂且供应不稳定,而需求却在急剧增长。据统计,到2030年全球AI算力需求将比2020年增加500倍,其中中国AI算力的贡献尤为显著。当前,中美之间AI算力比例约为1:1.5,未来这一差距有望缩小,甚至中国可能超越美国。
面对挑战,中国AI产业积极应对,展开算力突围。自2017年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以来,中国在AI算力领域展现出前瞻性和主动性。从华为推出首款AI芯片麒麟970,到后续发布的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包括昇腾系列AI芯片,中国在AI算力领域已建立一定基础。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自主可控成为科技领域的共识,AI算力的重要性凸显。国产AI芯片在市场压力下加速发展,尽管面临性能、成本、生态等方面的劣势,但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国产AI算力逐步完成从芯片到算力的转化。
2019年至2022年间,中国AI算力发展进入新阶段,国产AI芯片逐渐走向AI算力市场。2022年数据显示,中国AI加速卡市场国产化占比已超过10%,英伟达市场份额降至85%,昇腾等国产芯片品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英伟达高端GPU的禁售风波进一步加速了国产AI算力的发展。中国AI算力市场已通过多种方式供应,包括全国算力网络、昇腾生态和异构智算等途径,支撑着大规模AI模型训练与应用的繁荣。昇腾生态已成为国内最为成熟的AI计算生态,与华为的鲲鹏生态结合,形成多元计算优势。
未来,中国AI算力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国产化解决方案,通过全国算力网络、昇腾生态和异构智算等手段,构建起稳定、高效、多元的AI算力体系,为中国AI产业提供坚实支撑。尽管当前面临挑战,但凭借创新与努力,中国AI算力正逐步摆脱对外部依赖,迈向自主可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png)

-
2025-09-07 00:40:01
-
2025-09-06 23:39:46
-
2025-09-06 22: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