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机器人抢走工作,是否该交税?

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预测,100年后劳动生产率将大幅提高,人们每周只需工作15小时。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这一预言似乎逐渐成为可能。然而,机器人替代人力带来的就业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解决方案之一便是向机器人“征税”。

韩国仁荷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英顺指出,短期内人工智能可能导致行政、专业领域岗位减少,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她建议通过“机器人税”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支持,并强调这一税种需国际统一定义与合作。韩国是全球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2023年每万名员工中拥有1012台工业机器人,远高于全球平均的162台。

然而,机器人行业从业者认为征税为时尚早。有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前机器人产业仍需扶持,过早征税可能阻碍发展。但研究者认为,讨论“机器人税”的意义不仅在于税收本身,更在于推动技术革命的普惠与公平。

从税收角度看,机器人普及打破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平衡,使收益更多流向资本方。叶永青律师指出,若不对机器人征税,劳动者在分配中将被边缘化。尽管如此,征税也可能抑制机器人产业发展,因此需要在公平与效率间找到平衡。例如,可对超额利润征税,用于失业保险或职业培训。

具体如何征税仍有争议。征税对象可以是机器人生产者或使用者,形式包括超额利润税、交易税等。韩国曾通过减少自动化企业税收优惠间接增加机器人使用成本。此外,金英顺列举了11种方案,如对裁员企业征收“自动化税”或将机器人纳入增值税范围。

税法理论也面临挑战。现行税收体系以人类劳动者为核心,而机器人普及可能削弱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收入。尽管机器人不具备法律人格,但其带来的负外部性(如失业和不平等)可通过“庇古税”调节。不过,这种基于恐惧的立法逻辑也引发争议。

总之,“机器人税”虽具前瞻性,但如何设计合理机制仍是难题。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6145.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科技巨头对AI有多狂热?扎克伯格:宁愿浪费几千亿,也不愿错过!
2025-09-25 08:58:13
给GPT-5泼冷水!谷歌DeepMind CEO:当前AI难达博士水平
2025-09-14 20:45:07
AI 初创公司 Friend 砸超百万美元在纽约地铁投放广告,部分遭涂鸦破坏
2025-09-28 11:53:14
AI竞赛火热,下一个赢家会是谁?美银:Palantir有秘密武器!
2025-09-27 15:44:28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有关政策指引
2025-09-29 16:10:43
"木头姐"大胆预言硅谷未来:AI行业将从“四大天王”厮杀至“两家独大”
2025-09-24 15:48:50
七部门: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典型场景广泛应用 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
2025-09-26 16:36:03
为什么短视频总能打败书本?潜藏在意识背后的秘密
2025-09-14 10:36:57
中山医院联手华为等发布“元医疗模拟实验室”
2025-09-15 09:53:00
2025人工智能年度评选启动!3大维度5类奖项,正在寻找AI+时代领航者
2025-09-18 16:57:06
广东: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玩具产业融合,探索“AI + 机器人”跨界模式
2025-09-16 16:16:16
超10万亿Tokens的高质量数据集是怎么炼成的?专访中国电信天翼AI阮宜龙
2025-09-26 10:23:37
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2025-09-30 15:29:50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