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跨越AI鸿沟

尽管人工智能(AI)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但其在企业层面的应用却面临显著的“AI鸿沟”。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80%以上的企业尝试使用生成式AI,约40%订阅相关服务,但仅有5%的试点项目真正进入生产阶段并带来实质性价值。绝大多数企业陷入“高采用、低转型”的困境。

AI尚未显著提升宏观生产率的原因可归结为技术性与非技术性障碍。技术性障碍包括专用数据不足、学习缺口和技术债积累;非技术性阻力则涉及组织结构僵化、替代目标不当以及资源过度集中于前台“炫技”项目。

要跨越这一鸿沟,需在六个方面发力:
1. 构建决策闭环:将AI预测与人类判断结合,通过标准化流程和分级授权机制实现高效协同。
2. 重构人力配置:从简单任务替代转向高附加值业务环节,推动“AI+人类”协作模式,并转岗而非淘汰员工。
3. 弥补学习缺口:为AI设计“外脑”,建立组织知识库和反馈回路,使其能够持续积累经验。
4. 渐进式清理技术债:通过语义层架构和模块化改造策略降低遗留系统的阻碍。
5. 优化资源配置:从前台展示转向后台深改,优先投资财务对账、供应链预测等ROI潜力大的领域。
6. 自下而上调整管理:鼓励一线实践反哺顶层设计,将员工自发使用的“影子AI经济”正式化。

历史表明,通用目的技术(如电力、互联网)的全面影响需要时间扩散和制度重塑。AI同样如此,其潜力只有在治理体系、业务流程和人才结构深度耦合后才能释放。真正的突破不在短期炫技,而在长期的深层改造。跨越“AI鸿沟”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对制度智慧的考验。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5478.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在这场中美AI竞赛中,我们的互联网大厂正在迅速边缘化
2025-08-07 16:53:09
跨越AI鸿沟
2025-09-18 19:59:13
多模态AI创企生数科技再获数亿元融资 文生视频商业化进入加速期
2025-09-19 10:08:56
程序员自制开源 AI 评分工具,衡量大模型“愚蠢程度”
2025-09-18 12:53:24
腾讯发布一站式工作平台“混元3D Studio”
2025-09-19 15:17:12
DeepSeek首登《自然》封面:中国大模型创造新历史,做了OpenAI不敢做的事
2025-09-18 16:58:59
我教基层医生用AI
2025-09-18 19:58:13
谷歌将把Gemini引入Chrome浏览器 打响AI搜索保卫战
2025-09-19 03:05:25
海南省发改委副主任黄鹏:在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等领域形成一批领先的数据跨境应用特色场景与创新产品
2025-09-18 15:59:09
老黄回应英伟达入股英特尔
2025-09-19 11:10:22
DeepSeek 声明:防范冒用“深度求索”名义实施诈骗
2025-09-18 12:52:40
硅谷天价挖人挖疯了!AI人才大缺血咋办?我方更优答案新鲜出炉
2025-09-18 12:51:32
郭明錤: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有望定义AI PC并加速其发展
2025-09-19 09:09:22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